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 7.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 7.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能力1 交通运输与聚落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解析】选C。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长了4 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洋山港增加上海港口的运输能力,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A.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B.看对工农业的影响 突破2 C.看对城市的影响 D.看对旅游业的影响 答案:B 【备用真题】

(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解析】交通建设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扩大区域的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减少破坏。

答案: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突破1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3)河流运输功能与城市的分布。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赣州 宜宾、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河流汇合处 流在此集散、中转 武汉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上海、广河口处 利 州 重庆、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河运起点或终点 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伦敦、金过河点位置

突破2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边 对自然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环境的 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影响 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对农业 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的影响 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形成 工业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对工业 成本是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业企业多布局的影响 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 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往往会形的影响 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旅游业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的影响 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对商业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的影响 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

(2020·开封模拟)下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

【解析】1选B,2选A。第1题,图中传统工业区的空间形态表现为条带状,主要沿运河分布,说明传统工业区形成过程中主要考虑交通运输的影响。第2题,图中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附近,说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主要考虑便捷的高速交通对新兴工业发展的影响。 海河是我国输沙量较大的河流之一。环渤海湾内港口众多,其中天津港是本区域规模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淤泥质海岸最大的深水良港。读图,完成3、4题。

( )

3.河北省的港口位于天津港南北两侧,但大多数规模较小。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 )

A.地理位置接近,彼此竞争激烈 B.行政区划限制,缺乏统一规划 C.水运条件不佳,物资进出困难 D.陆路运输不便,货物无法到达港口 4.海河对天津港最大的影响是 ( ) A.提供停泊空间 B.泥沙淤积,堵塞航道 C.提供淡水水源 D.提供航行通道

【解析】3选A,4选B。第3题,天津港发展历史悠久,港口自然条件较好,所以河北省的港口与天津港的位置较近,彼此形成了竞争,影响到河北省港口的发展,规模较小。第4题,海河是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天津港位于河口位置,泥沙淤积严重,容易堵塞航道,天津港沿着海岸布局,停泊空间与海河无关,天津港是海港,海河水量小,通航能力差。 【加固训练】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 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下图为德州市位置图,据此回答(1)、(2)题。

(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于京沪高铁、公路、海运等新的更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德州附近的运河航运地位下降,靠河运起家的德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第(2)题,高铁对沿线地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会对德州的空间形态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

能力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2014·天津高考)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解析】选B。大型商城要求有大量的消费人口,该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靠便利的城际铁路和公路可以把大量的消费人口吸引到该商城,顾客来源广。

2.(2018·江苏高考节选)下图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______。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______。

【解析】结合图例从图中看出,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道路两侧,这种商业区的布局,会使得道路同时承担交通和商业用地的两种功能,易造成交通拥堵。

答案:城市中心;道路两侧 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A.确定有无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B.确定有无廉价的运输方式 1 突破 C.网上购物方式的出现 D.以上均不对 A.有无便利的交通 B.有无大量的消费人群 2 突破 C.位于城市中心 D.位于街角路口 答案:1.A 2.ABCD

突破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网点布局和变化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城市结合部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郊区交通发达 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与

近年来“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企业已经让大多数中国青年人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对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各家快递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此回答1、2题。

1.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商业网点最大的影响 是( )

A.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区位布局原则 B.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 C.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密度 D.促进了传统商业活动的发展

2.“甘青宁新藏不包邮”被称之为快递行业的“不平等条约”,要想改变这一“不平等条约”这些省区应该 ( ) A.加快本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B.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

C.与这些电商企业洽谈,设立省级分公司 D.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生产

【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第2题,“甘青宁新藏不包邮”的原因是这些省区交通相对闭塞,快递运输成本高,为此需要加快本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如下图),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前后成为广西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据此完成3、4题。

3.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地形 C.河流 D.劳动力 4.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 A.消费市场萎缩 B.土地资源短缺 C.科技创新不足 D.陆上交通冲击

【解析】3选C,4选D。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有多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因此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而清代时该地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说明促进该城市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第4题,由材料可知,“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导致西江航运优势衰减的原因可能是西江本身航运价值降低或者陆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冲击。 【加固训练】

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会改变沿线地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读我国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表,完成(1)~(3)题。

(1)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 )

A.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均减少 B.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均增加

C.核心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大于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 D.外围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小于核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 (2)影响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居住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 B.消费习惯和市场距离 C.地租水平和消费习惯 D.交通通达度和市场距离

(3)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 A.有效缓解核心城区交通压力 B.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C.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D.增加了核心城区社会供应的压力

【解析】(1)选B,(2)选A,(3)选A。第(1)题,读表可知,轨道交通线路通达的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缩减,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增加;轨道线路通达的外围城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均增加;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减少,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增加;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均增加;核心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比重大于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的比重;外围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比重小于核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比重。第(2)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取决于该方式能够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由于外围城区交通通达度增强,地租较核心城区低,故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减少,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增加,所以影响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居住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地租水平;从消费习惯和市场距离影响看,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应增加,故不符合题意。第(3)题,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疏散, 加快人口郊区化进程;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城市居民住房建设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市区的住房紧张状况,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减小了核心城区社会供应的压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