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手术室中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
摘要 护理人员通过将人性化、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的整个过程,使手术病人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同时丰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体现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扩大护理范畴。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中心转向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
关键词 骨折患者;人性化;个性化;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护理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破坏,而且还将导致精神上的创伤,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个性化服务的实质反映了人性化护理的内质。个性化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一、手术室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实施
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临床护理。但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手术室的护理也应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
(一),术前交流。
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焦虑、恐惧、睡眠不佳、食欲低下、对手术方案及风险的疑虑等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术前的护患交流,切身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感,增强配合手术治疗的信心。
1、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即由护士长安排本台手术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等组成人性化护理服务小组,进行术前探视。服务小组到达病房后,首先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向病房护士了解病人的护理计划,并制定手术室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向手术医师了解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步骤及本手术专用的特殊器械和敷料等。
2、手术室护理人员到病床前与病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事实上,要使自己的服务体现个性化特点,必须先知道患者的个性。要运用所有可能的方式与他们建立友谊,及时掌握患者需求变化的动态。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内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抓住关键点,即可找到突破口。首先注重“第一次亲密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建立的最佳印象就在5s之内,第一句话、第一个问
题、第一顿饭、第一次检查、第一次输液穿刺、第一次标本、第一次用药、第一晚睡眠这8个“第一”就是与患者建立友谊的基础。其次向病人自我介绍,语言沟通要亲情化,“请”、“您好”、“对不起”、“很抱歉”是比较规范的文明用语。通过谈话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不要对所有病人都是一个模式,应根据具体患者给予具体有侧重的讲解,并介绍患同种疾病病人手术的效果,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解除其紧张情绪,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二).术中关怀
1、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服务小组成员热情迎接病人。护理人员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可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病人由于陌生带来的拘束、恐惧感。同时说明手术麻醉与术中必要时需配合的注意事项。保持环境的安静,必要时可根据病人的喜好和病情许可,播放轻音乐,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另外,可由巡回护士根据情况抚摸手术病人术野以外的肌肤,给予病人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
2、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的通畅。同时对病人病情不得随便议论,以保护病人的自尊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待手术结束麻醉完全清醒后,巡回护士与术前麻醉师一起送病人到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三)术后探访
1、手术后第2天由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对手术后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询问病人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的疼痛、肠蠕动等基本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病人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以体现手术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消除了对手术实施的疑虑,使患者真正感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与呵护,也使我们的服务由“满意服务”上升到“感动服务”。
2、了解掌握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提出的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更要自我反省,有则改之。要把患者的投诉、意见、抱怨、建议、表扬、赞美等作为宝贵的财富,重视其对我们实施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的价值,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把护理工作做好。同时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填写好记录单,认真评估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依据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循差,易发生病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
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练功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
2、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
3、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总之,护理人员通过将人性化、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的整个过程,使手术病人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同时丰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充分体现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扩大护理范畴。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中心转向病人,而不单纯的围绕手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