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1—08—15
粗制牛血清的质量控制
张 浩,刘文静,张晓杰
(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分别对牛血清检测的8项内容与粗制工艺流程的关系进行了叙述。在此
基础上,总结出粗制牛血清制取工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牛血清;粗制工艺;质量检测;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识码:A
粗制牛血清,系指从出生14h未进食的新生牛采血并经分离制备得到的血清,是除菌过滤制取精牛血清的原料,《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
(2000版)登录了牛血清的质量标准8项,并且已于2000年10月1控标准》
细胞培养基中自行繁殖。能引起牛支原体病的支原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即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二是牛生殖支原体,三是无乳支原体牛变种。支原体感染和存活于牛的鼻、口、眼、呼吸道、尿道、生殖道、乳房等。寄存于人体的支原体有16种,致病5种,也寄居于人的口咽部、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因此,牛血清支原体项目的控制,主要是外源污染途径的控制。主要控制点:一是识别和摈弃病牛产下的小牛;二是杜绝小牛的口鼻眼分泌物污染血液;三是严格操作人员的更衣着装,佩戴口罩,减少操作室中细菌和支原体的漂浮量;四是合理规定操作时间,人员休息后须重新进入消毒更衣程序。
1.4 牛病毒
日正式实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起始)材料的控制。粗制牛血清是整个牛血清制成品质控的基础。其中,细菌内毒素、血红蛋白、支原体、牛病毒等项目,如果在粗制血清生产过程中失控,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将没有任何技术手段清除此类污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牛血清的质量控制,必须从采血的第一刀抓起。
1 牛血清质量检测内容与粗制工艺流程的关系1.1 细菌内毒素
《规程》要求牛血清中不得有牛腹泻病毒污染。这里特别指出:对兽医生物制药来说,有的产品生产强调的是不能有牛腹泻病毒抗体存在,即
BVDV检测为阴性,抗体是病牛康复后产生的,并能遗传后代。因此,该项
该项目要求主要控制外源因子感染血清,健康新生牛的血清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是不高于10Euml的。因此,除对出生后表现体质衰弱和畸形的小牛,坚决摈弃不用外,要抓住严格意义上的“灭菌”操作。一是采血所用玻璃器皿和器械,必须按医用和手术规程的要求,进行酸碱液、灭活液浸泡,用符合注射水标准的蒸馏水、去离子水冲洗,180℃2h(或250℃1h)干烤,或者121℃30min高压蒸煮,前处理完毕后,放置低温干燥洁净处保存。使用当天提前放入无菌采血室,30min紫外灭菌灯照射。二是采血室要洁净,达到万级标准,要做到一牛一布(手术布),一牛一刀(手术刀),开刀前消毒备皮,开刀后清创清洁血管。尤其规定采血员操作时手不能触碰摸握采血针管,干净准确插入血管,插深套牢。三是采血和分离过程要严格在处理好的器皿中进行,封闭式操作,将开口程度降到最低。
1.2 血红蛋白
目属于内源因子的检测。在没有畜牧区奶牛详细病史资料的情况下,对小牛血清采制,只能采取逐一登记、逐一化验的办法,在粗制血清后期完成化验,并相应分流。
1.5 蛋白质含量
新版规程要求该项“血清蛋白含量应在3.5%~5.0%(w。据我们v)”的实际检测数据和经验表明,新生牛出生14h内采血制取的血清,只要符合3个条件,其血清蛋白含量都在这个规程范围之内,并且,这个时间越短,测定值越接近下限,小牛出生后存活的时间越长,所采血清的蛋白含量测定值越接近上限,这3个条件是:
(1)保证在小牛出生14h之内即采血。保证措施是:要有一定的通讯手
段和交通运输工具,要有连续运转的工作机制,要有保障一个批次产品在连续数天内不间断采血的器皿器械洗消能力和存储备用能力。
(2)保证小牛出生后没有吮乳喂水。保证措施是:一是采血后剖检小牛
采用3000rmin低温离心机分离血清,标准操作下血红蛋白不会超标,影响离心机正常工作,致使血红蛋白不能与血清分离的情况是:
(1)电压不稳定,达不到220V。有的农村地区电压不到200V,甚至不到150V,使离心机转速超低,有这种情况的采血点应安装稳压器,并在醒目处
的胃;二是检察血清是否因混有乳糜而混浊,发现违规立即将该头小牛的血作为废料处理。
(3)保证没有远途和非本畜牧区的小牛送入采血点。保证措施是建立
安装电表,避开用电高峰,便于观察监视,待电压正常时开机。
(2)离心罐重力不平衡时,导致偏重发热;或离心机长期连续工作,致
畜牧经济区奶牛的孕、病、养3项情报网络档案。
1.6 无菌试验
使罐体发热,对此,须细心平衡重力,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温后再开机。
(3)离心机停机后须自然降速刹车,停稳后仍须静止片刻,待血清在器
该项目要求按照2000年版通则中《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A项进行,应符合规定。也就是说,追溯生产环境及设备条件,只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即可达到该项目的检测标准。根据我国现在的牛血清生产发展水平和技术资金力量,应该达到也可以达到建立无菌室和超净台的条件要求。将来条件充分,企业可以自定标准,严格要求,完全按照GMP的标准进行采血基地的设计、建设、安装和管理。当前条件尚不具备,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宰杀室达到洁净级别100000,采血室、分离室、灌装室达到洁净级别10000,采血操作台和灌装操作台应该达到100级,以上要求亦是平时所说万级套百级标准。玻璃器皿和其他器械的灭菌
皿内也停止旋转,再静置沉淀,几分钟后方可取出。这些均要制定在操作规程中,要求采血员严格执行。
(4)对运到采血点后平躺不起的小牛,需要将其放置阴凉处1h以上进
行观察,待其自然恢复,能够抬头卧起、站起,呈现健康有生气时,可以采血,不能恢复的则要放弃。
1.3 支原体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一类原核细胞生物,一般比细胞小,能在无活
第一作者简介:张 浩,男,1950年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程师,现为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室主任,山西省太原市北园街61号,030006.
128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 2001年 第11卷 第6期要求,在第1项细菌内毒素中已经详述。
1.7 大肠杆菌噬菌体
此项要求,只要按照上述第六项“无菌试验”的相关生产要求做到即可。这里顺便指出的是,以后在牛血清精制除菌过滤的工艺流程中,要求最后一级过滤采用0.1Λ这样,细菌和噬菌体是通m滤膜,有的要求过滤3次。不过滤膜,都要被滤除掉的。如果某批牛血清产品在质量检验中,“无菌试验”和“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合格,首先应在精制牛血清的过滤及灌装两道工序中查找问题。
1.8 支持细胞增殖检查
2 粗制牛血清制取工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从上文可以看出,牛血清质量检测8项内容,是交叉贯穿于采制工艺流程的。因此,提高牛血清质量,降低残次品率的中心工作,是合理科学地布置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这里提出12项控制内容做为重点,分别强调于不同的工序中。控1为每月以滴定法检测酸液浓度,适量添加;控2为器皿、器械浸泡完全,无气泡;控3为灭火剂试纸检验;控4为蒸馏水系
24小时内制取并使用电导仪检测比电阻;控5为恒温检查;控6为高温、高
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畜牧区采制新生牛血清,其牛种和饲养条件都是基本不变的,因而其支持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结果,(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克隆率)也都应该是近似的或相对不变的。那么,导致其结果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一是牛血清生产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器械在清洗中不规范,残留有酸碱等化学物质。二是前次生产后清洗不干净,使血迹、血清、血凝斑残留在器皿、器械的死角中,有的高温炭化成细小微粒,在以后的生产中带入血清。三是牛群中发生较大疫情,牛血清中产生了影响生物制品生产的特定病素或抗体。四是不同季节的饲养对牛血清营养成分的变化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五是在牛血清添加了抗生素类药物或防腐剂等,这是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
压试纸法检测;控7为剔除、摈弃病牛、弱牛;控8为备皮灭菌、清创灭菌;控
9为剖查小牛胃,摈弃吮奶小牛血液;控10为室温下(18℃~24℃)净化工
作室(万级)与工作台(百级);控11为低温离心分离(离心机转速为3000r控2用于弱酸液浸泡、洗涤min;控12为冷冻(冷冻室温度为-20℃)。控1、
工序;控2、控3、控4用于灭活剂浸泡与蒸馏水洗涤工序;控5用于封口工序;控6用于高压蒸气消毒工序;控7用于新生牛圈存区;控8、控9用于宰杀工序;控10用于采血及灌装工序;控11用于分离工序;控12用于冷冻工序或进入精制流程。
QualityControlofRawOx-serumZHANGHao,LIUWen-jing,ZHANGXiao-jie
ABSTRACT:Thispapernarratestherelationsbetweeneightitemsofcontentsofox-serumqualitytestingandrawtechnicalprocessrespectivelyand,basedonthis,sumsupthemainpointsofqualitycontrolofrawseruminprocessingtechnology.
KEYWORDS:ox-serum;rawprocess;qualitytesting;qualitycontrol
文章编号:1005—6033(2001)06-0129-02
收稿日期:2001—11—13
木龙湖升船机主提升机设备
的布置及选择
刘 刊,苏海宾,陈旭峰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非完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是一种技术合理、经济适用的新型垂直升船机,其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有一定推广价值。关键词:升船机;主机设备;提升机
中图分类号:U642 文献标识码:A
升船机采用非完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是继岩滩水电站下水式部分平衡式垂直升船机之后的又一个特殊通航设施。升船机由主提升机、承船厢、平衡调节装置、上闸首工作闸门、力矩平衡重、力矩平衡重、电力托动及监控系统、监测系统等组成。用于使载水的乘船厢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达到游船上下游通航的目地。主提升设备是升船机中的核心系统之一。该升船机位于广西桂林市中心城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漓江右岸新建的木龙湖与漓江连接的通道上,是连通漓江与四湖实现桂林市内湖与外江环城通航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
主提升机(以下简称为主机)安装在高程为153m的机房内,卷筒装置中心距机房地面1.25m。主机由两组集中驱动的卷杨机和四组静力平衡滑轮组组成,对称布置。每组卷杨机由2台变频交流电机驱动,通过鼓形齿联轴器、带制动盘联轴器、双输入轴高速减速器、鼓形齿联轴器、传动轴将动
1 布置
第一作者简介:刘 刊,男,1961年1月生,山西省孝义市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水利电力学院,工程师,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39号,030024.
1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