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解决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困惑

如何解决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困惑

来源:意榕旅游网
如何解决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困惑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06-01

新课改实施以来,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外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弊端。老师们对计算教学的困惑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了、计算的速度变慢了、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了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老师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避免使计算教学偏离“课标”要求。怎样扭转局面?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加强基本题型训练

数学课离不开计算,百分之八十的数学课都要针对本节课设计2——5分钟的基本计算训练。一定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口算训练,口算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一,是不争的事实。加强口算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平时我们也能够做到天天练、堂堂练。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让学生把常用的计算结果牢牢记住。如:25×4=100、125×8=1000、3.14×x等。记住这些常用结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计算正确率。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的计算训练。比如:第5册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乘加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第7册教材中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训练一定要在新课前加强训练……强化有针对性

的计算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计算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进行整理、加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重视算理的教学

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之一。不懂算理,仅靠机械训练也许也能计算,但是,对计算的延续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算理的教学,引导学生据“理”而“算”。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提高。二年级第四册,教学20×3时,要让学生明白:20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所以在计算20×3时,只要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20×3=60,这对学生以后学习整百、整千数的乘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又如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这是在学生学会“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的。 3重视计算法则的教学

3.1计算方法得统一。在现在的教学中,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不要刻意追求。比如:一年级教材中教学9+5,老师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学生a答:一个一个数9往后数5个就是14;学生b说:9+1等于10,10+4等14.学生c说:5+5等于10,10+4等于14.第一位小朋友用数一数的方法来做,很好。后两位小朋友用了“凑十”法来计算的,也很好。到这里就行了,不要再问了。算法多样化,只能作为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环节,

计算教学到最后算法一定要统一。

3.2计算法则得总结。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中,在教学46÷2时,学生在操作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知道“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板书: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从而使他们真正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顺利地解决“想想做做”中像“95÷3”和“87÷4”这样有余数的计算题。因此,我们在强调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法则的总结,要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所以,计算教学到最后还一定要总结出计算法则,有必要的时候还要作适当的板书。

3.3计算方法得规范。在三年级第五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老师们有点困惑。列竖式的时候,到底是把三位数放在上面呢?还是把一位数放在上面?有的老师说:不管怎么样,只要能算出结果就可以。其实不然,数位多的数放在上面肯定比数位少的数放在上面要简单得多。所以,竖式计算一定是要规范。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最优化”思想的建立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重视阶段性测试

好的训练一定要能经受得住检测。所以,以计算为主的阶段性测试必不可少。控制时间、控制题量,学生逐个过关。这样的测试,对学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能够有效地鞭策学生认真地对待计算、

重视计算,更能够促进学困生学好计算。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思考,精心地组织好以计算为主的阶段性测试。让一次小小的测试,真正发挥作用。 5避免过度使用计算器

课程标准对计算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删去了繁难的没有价值的计算题。但是在五、六年级教材中教学圆的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以及利息等计算时出现了困难,但这样的计算是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之所以增加了计算器的使用,其目的是通过使用计算器让学生从繁琐的笔算中解放出来,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省时省力。学生厌倦大量机械重复的计算,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新课标对计算降低了要求,计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稍复杂一点就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这样的安排,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但我们还是遇到新的问题,学生为了方便和省事,上数学课常常带着计算器,偷偷地使用。用计算器代替了大多数的笔算。计算器肯定不可以代替笔算。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但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笔算要求学生是必须具备的。所以,一定数量的计算训练是必要的。否则,对学生所学计算方法的巩固,技能技巧的形成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会导致学生笔算能力的下降,正确率的低下。因此,计算器的使用是不可取代学生的笔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过度的使用计算器。

计算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新教材中

虽然降低了计算的难度,但不是让我们轻视计算教学。其目的是把计算教学纳入一个新的教材结构中,以改革“传统意义下”的计算教学的弊端。计算教学的许多优良传统对于目前课改依然有实际的意义,恰恰说明其还有合理性的内涵,这些必须要靠我们来共同挖掘、总结、继承和发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