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2014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13-2014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新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社会和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对原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增补和整合. 新课程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增加学生学习的 趣味性,课程内容更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探究活动更具可行性。下面对七年级人教版生 物下册新教材的主要变化做具体说明。

1. 本册教材在知识内容安排方面的变化

维持原来的七章不变,合并或删减了《计划生育》《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 3 节:

第一章第四节“计划生育”,鉴于课程标准对计划生育的内容无明确要求,此次修订 删去这一节,有关内容适当简化后放入本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中。

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课程标准对此也无明确要求, 此次修订予以删除。

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课程标准对此也无明确要求, 此次修订予以精简,有关内容作较大简化后并入第二章第二节最后一段。

2. 新教材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生物学重要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重要概念。例如:

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空 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 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

3. 对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做技术处理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实验本中关于容器中气体压力与容器容积的关系以 及应用此原理分析外呼吸过程的内容,教师反映学生由于缺乏物理知识难以理解,修订教 材对此进行了简化处理。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实验本中关于容器中气体压力与容器容积的关系以 及应用此原理分析外呼吸过程的内容,教师反映学生由于缺乏物理知识难以理解,修订教 材对此进行了简化处理。

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师反映实验本中关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讲述过于浓缩,学生理解有困难,修订教材对此做了修改,进行了较透彻的讲述。 4. 对部分知识内容做了补充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增加了其他排泄途径的内容

5. 探究活动的精简和完善

第一章第四节《计划生育》一节已简化合并到第七章,原来在这一节安排的探究“晚 育的意义”是一个不用动手做、仅靠数学计算即可完成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故删除 原第三章第二节的实验“测量胸围差”,考虑学生对呼吸时胸围会有变化是很容易认识到 的,但要讲清楚如何精确测量、记录,则涉及不少术语,且胸廓容积的变化并不等于胸围 的变化,故删除本活动。

原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已删除,原在这一节中安排的探究“采集和测算

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因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且计数难度较大,故随本节内容一并删除。

总之,新教材经过改版内容更趋全面合理,降低了要求、降低了难度。不仅减轻了学生负 担,也使教学活动更具可行性。课程内容更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生 物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中,从而做到灵活应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面对现实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2013-2014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 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 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 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 续学习,为将来创造美好是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 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 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 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 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 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加深对科学探究 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 探究结果等技能。

3、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4、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激活课堂正能量,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 加教研教改。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 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 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和视 频;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 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 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 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 指导。

附: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 36 课时,每周 2 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5 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6 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3 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7 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 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 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 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3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 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 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七年级生物下册 下学期

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三周-------第六周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人的生殖 第三节青春期 本章复习测试 第四单元 第二章人体的营 养 课时分配 5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6 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 第四周-----第五周 第五周-----第六周 第六周----第八周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本章复习测试 第四单元 第三章人体的呼 吸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3 课时 第六周 第七周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 换 1 课时 2 课时 第八周----第十一周 本章复习测试 第四单元 第四章人体内物 质的运输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本章复习测试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 第五章人体内废 物的排出 7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第十二周----第十六周 本章复习测试 第四单元 第六章人体生命 活动的调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 知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激素调节 本章复习测试 第十六周----第十八周 第四单元 第七章人类活动 对生物圈 第十六周 8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5 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 1 课时 态环 第十七周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 的影响 2 课时 第十八周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 计划 2 课时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本章复习测试 本册教案与课件综合 本章复习测试 月考与单元测试 期中练习与测试 期末练习与测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