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
我是来自初二(8)班的王怡同学,今天我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论自己的学习经验。
学习包括三个内容,那就是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一个人学习之成就离开不了他背后的丰富学习经验,当然也离开不了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预习,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但预习并不是随便翻看,那只是浪费时间而已。常见有些同学拿起书来,翻这翻那,觉得这也知道那也知道,可是上课总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其实,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学读得不够“实”。读书最忌,好高骛远,眼高目空,而应该由易而难,循序渐进;读书也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像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说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和思考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同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只有对所读之书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并从中汲取营养,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于自知。”在预习的同时,会发现所学内容中有许多问题。这是就要提出疑问,如果解答不出来,就应该在课上听好老师是如何让讲的。但是在怀疑时,应不迷信,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书本,挑战权威的勇气。李四光曾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所以读书要敢疑、善疑。
预习只是其一,接下来就是在课上的表现了。
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边听的同时,最好能记下重要的笔记,以便于复习时能巩固上课内容。在上课时,能深入老师所讲的内容。遇到不懂时,能勇于举手提问或下课找老师解答,而不要浪费钱去请家教老师。学习时,应大胆些,跟同学老师探讨,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或者认为自己提的问题太幼稚,而使你的信心减少。
相信自己,一定没错的。但是,一旦知道并认同正确答案后,要虚心接受,不要盲目地和老师硬碰硬。
上课后,不能把老师所讲的内容抛在脑后,要学会及时复习。在复习时,如果遇到疑问,应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不要放在心中,要敞开心扉,这样才能感到踏实、轻松。
反正,只要做好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我相信你们一定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