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企业要想打造一流品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加强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刻不容缓。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问题分析
一、企业目前管理现状
1.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目前,有的企业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许多企业不能认真调查所属行业状况、对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供应商及顾客意愿的了解、掌握和分析研究非常缺乏,对自己处于行业中的位置缺乏具体的分析判断,对自己技术和实力及经营水平的发展缺乏规划,不能确定今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员培训
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人才储备不够,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压力仍然存在,使用外协队和农民工就成为必然趋势,但对外协队伍和农民工的管理仍然存在漏洞。比如:有的项目因为使用了信誉不好、实力不强、技术不专的外协队伍,导致工程出现问题,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这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如何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另外,因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工作能力强、技术经验丰富的员工,没有对这些员工提拔任用或推荐到关键岗位上工作;有的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能成正比,致使这些员工出现跳槽的现象。现今,有的私企更是不惜重金聘请高专技术人才、业务骨干,会导致企业技术人才流失。
3.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要更好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的具体实施,现今仍存在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现象,重点表现在劳务分包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执行上。不少企业检查、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使职工遵守和不遵守制度没有相应的奖惩或奖惩力度不够,不足以引起被领导所重视,长期下去,职工也就丧失了遵守制度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了企业制度执行力下降。其结果会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意义,从而使许多管理工作的处理标准出现混乱。
4.企业内部工作的创新力度需要加强
企业员工对企业创新存在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就是员工存在的惰性及长时间形成的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不愿去改变现状。创新就意味着变革,要打破以往的旧模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注重或者不鼓励企业内部工作创新,缺少大力创新的主动性及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应引起我们对企业目前管理状况的深入思考,这是市场竞争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追求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隐藏在上述问题和现象之下的原因是综合的、也是深刻的,但唯有不断地揭示,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矛盾的根本,寻求长期的解决发展之道,由此我们做出以下分析:
1.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对规范化的追求应从创造局部环境开始,不能否认,企业进入市场以及市场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的,不断由混乱、随意状态向着规范化方向转变的状态。它不是直线前进的,也不是没有反复,企业身处其中,自然会受到极大影响。许多企业管理者面对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复杂现实时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状态中看到趋向和主流;不能从不合理的甚至是阴暗的现象中超脱思维,把握时代方向和产业脉络;不能坚定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和商业道德的法治化的信念,而是被一时一事所左右,被消极现象所束缚,认为对不合理只能不合理,对不规范只能不规范,对阴暗只能阴暗,并且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由里及外,把诸多不规范的手段当作聪明才智。更有甚者私心杂念过多、过滥,伤害影响了企业的利益。长此以往,企业不可言说之事越积越多,保密之事越保越多,暗箱操作越做越多,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危机四伏,一旦崩溃,往往造成巨大损失,也对员工造成巨大的伤害。
有的员工埋头苦做,不学习、不思考、观念陈旧、知识贫乏,对许多管理知识似懂非懂,对许多常识性规范故意或非故意违犯,对许多错误寻求合理化解释,结果不但影响了企业利益,而且对个人的发展也不利。因此,企业更应该狠抓内部风气,理顺规范内部管理,依靠自身力量创造一个较好的内部环境并进而影响自己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2.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学习、研究,加深对现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培训,特别要强化观念意识和企业理念的全员培训。但是我们有些企业不去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借口工作忙,纯粹凭经验办事,使得我们的许多管理状况显得守旧、落后。
二、经过对上述企业管理现状的分析,要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应加强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规划的研究工作。
在过去,没有战略也能混口饭吃,但在未来,没有战略的企业看不到未来、无法凝聚人心、不能形成合力,只会不断地试错。所以,企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现实,从基础工作入手,认真地梳理企业战略,并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以利他为基准,以营销为核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共识为目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几乎每一家都必须有自己独到的定位,能告诉客户我跟别人不一样在哪里;一般说来别人做什么自己就不去做,如果要做,也一定会找到差异化要素;而自己做什么,就希望设置壁垒阻止别人跟进,这样一来,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
2.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册,印发给企业相关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利用召开大型会议时机,对这些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宣贯,加深相关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并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也会更有利。将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一种奖惩手段,纳入到年底绩效考核中,执行力度将进一步提高,能规避各类工程风险、法律风险、资金风险等。
3、真正树立人本思想,重新梳理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是否体现了对人的关心与对生产经营关心的密切结合;是否体现了 对人的真正重视、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条件和环境;是否向员工公开了企业的相关信息;是否鼓励了全体员工对管理工作的参与;是否把员工的待遇、报酬与奖励的目标和内容更多地挂起钩来;是否鼓励员工大胆工作,勇于创新。
4.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研究讨论企业将面临的各种问题,把培训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乃至全体企业员工的日常要求,重点培训企业理念,经营市场观念及相关管理知识,采取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加强这一工作,促进企业内部的学习风气。
结束语:
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大胆创新,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予以解决,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丁宁等著,企业战略管理(第2版),2009.9
[2] 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2007.3
[3] 迈克尔.A.希特.著,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20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