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生物常规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仪器、药品总结大全

高考生物常规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仪器、药品总结大全

来源:意榕旅游网
名称 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Fehling)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糖、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实验材料 苹果、梨。 花生种子大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 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六、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在植物体中,有丝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的过程,分为问期和有丝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经计算,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做实验,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的过程,识别有丝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1.初步学会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 2.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新鲜的黑藻。 实验仪器 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 试剂 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 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 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试管,大烧杯,量筒,滴管,温度计,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热水。 七、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 试管,量筒,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 mL),研钵,小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热水,冰块,碘液。 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八、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九、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 十、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几分之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 1.生长素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也不同。 2.生长素对扦插枝条、果实发育和落花落果的作用 盖,药勺,量筒(10 mL),天平。 1.初步学会观察紫色的洋葱植物细胞质壁分鳞片叶。 离与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1.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2.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1.初步学会设计一个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方法。 2.学会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你的结论。 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植物幼苗(如玉米、小麦等),刚萌发并已长出幼根的蚕豆种子或玉米种子 锡纸,滤纸,不透光的纸盒,培养皿,剪刀,台灯,胶布,橡皮泥,棉花, 清水,琼脂。 十一、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十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小组中成员也可分工进行调查。 2.每个小组可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情况。 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鸡血细胞液(5~10 mL)。 铁架台,铁环,镊子,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玻璃棒,滤纸,滴管,量筒(100 mL,1个),烧杯(100 mL,1个,50 mL、1000 mL各2个),试管(20 mL,2个),漏斗,试管夹,纱布。 1.初步学会调查 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实验前置于冰箱内冷却24h),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 mol/L和0.015 mol/L的氯化钠溶液,二苯胺试剂。 十三、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十四、设计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十五、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十六、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能力。 在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常初步学会种群密常采用样方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度取样调查的方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法。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1.初步学会设计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衡量并制作小生态瓶。 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2.学会观察生态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系统的稳定性。 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 密切的关系。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1.通过调查,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2.初步学会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基本方法。 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1.通过实验理解硫。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现场制备二二氧化硫对植物氧化硫。将同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的影响。 分别放在同样大小的玻璃罩内,并且2.学会通过实验在玻璃罩内生成不同浓度的二氧化观察二氧化硫对硫,就可以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植物的影响的方响。 法。 确定以某一地段中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 皮尺(或卷尺), 尼龙绳,木蕨子,钢笔(或圆珠笔),记录本, 浮萍、满江红、黑藻、生有杂草的土块、螺蛳、蜗牛、蚯蚓、小鱼。 河水(或井水、广口瓶。 晾晒后的自来水)、洗净的沙、凡士林(或蜡)、 盆栽植物(如黄瓜)幼苗3株。 玻璃罩3个,天平1台,小烧杯3个,比玻璃罩口径略大的玻璃板3块。 亚硫酸钠,稀硫酸,凡士林,水。 高考生物常规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仪器、药品总结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