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建议改善会计机构的独立性,建议在董事会下设立会计委员会,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直接考核并拨付会计人员的工资,保证会计部门及人员的工资、经费的独立性,进行保证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机构独立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经济独立的会计机构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与可靠性将大大增强。
2、减少关联方交易,保持企业经营独立性
由于部分改制上市这一模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构成等原因,不少上市公司无法独立经营,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数额巨大。减少及规模关联方交易建议如下:
(1)是降低关联性。这是当前不少上市公司常用的方式。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通过产业基金、直接投资等方式参股项目公司,同时引入包括地方国资、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共同入股项目公司。
(2)吸收合并关联企业。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存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等方面混同,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与股票置换等方式合并关联企业,减少关联交易。一种模式是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上市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上市公司。如2008年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其母公司东软集团。 另一种模式是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母公司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的同时吸收合并子公司,母公司发行的股票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市公司,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吸收合并完成后,原上市公司法人资格因合并而注销,上市终止,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采用此类模式的母子公司通常在合并前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相同,经营范围及业务相近,合并后可以扩大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如2003年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换股吸收合并与IPO同时进行。这被称为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首个集团整体上市的新模式,解决了“一家企业不能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问题。
(3)受让至第三方进行非关联化。选择出售关联方,或者重新寻找独立第三方,可以适时降低对关联方的依赖性,将这部分业务转移至非关联的独立第三方。
3、完善产权制度。产权界定清晰是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独立性的重要制度保证。
产权明晰可以调动产权人尽职监督产权,公司产权明晰就可以通过股东的监督保障会计独立性,这相当于将会计人员与管理层的双方博弈转变为包括股东的三方博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会计人员对管理层的依赖。有效解决“内部人控制”现象,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约束。
目前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产权、账务是清晰的,但在具体的资金来源列支,资产的实际使用上存在着比较随意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以来分公司及矿厂的职工并没有认识到集团和股份公司是两家公司,办公在一起,工资一起发放,没有明显的区别感。
就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来看,中小股东并不是很关心公司的事务,参会的情况也比较少,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来自中小股东的监督会慢慢增强。对公司的独立性会产生促进作用。
4、提高审计质量,加大外部对会计独立性的监督。 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不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因而这种审计监督无法从根
本上保证会计的独立性。加大外部监督对保证会计独立性是十分有效的。审计不仅要鉴证企业提供信息的公允性,还要对企业是否有舞弊行为进行专门的审核,切实起到监督、保障会计独立性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