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农民、农业、农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职能部门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要在综合考虑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方法,构建新型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组织,为农业建设目标实现,做出更多、更新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如何充分发挥农机作用,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机综合效能,及时消除农机事故隐患,降低农机事故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已成为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目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农机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农机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首先,拖拉机无牌证驾驶、不按时参加年检违章现象严重,尤其大量的手扶拖拉机长期无牌无证作业,还有一些机手,一不懂机械原理、二不懂驾驶技术,一旦遇到情况,往往是束手无策,极易造成农机事故。其次,在农业机械方面,拖拉机的量增势减缓,小型拖拉机日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被大中型拖拉机及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替代。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车辆超年限使用,农民购车几乎没有使用年限限制的概念,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部分拖拉机已达到或超过报废年限,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

1.2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机安全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调动频繁,在其位不谋其职,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人员不多且成分比较复杂,导致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出现个别管理人员违反政策规定乱执法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1.3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经费紧张、财政拨款体制、级别、性质混乱,导致农机安全管理从一种政府行为转变为部门行为,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在实际监理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把安全监理人员的经费考虑到财政预算当中,造成了经费不足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监理的配套装备不达标,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1)安全检查设备不齐全,装备水平有待提高;(2)农机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不够统一;(3)农机安全监理车的标志不统一。

1.4农机执法力度不强

几年来,通过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综合治理、重点农时季节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但农机监理部门受执法权限的限制,且经费严重不足、装备落后,制约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执法人员所面对的是普通农民,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当场予以纠正,责令其改正,对无牌无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也只能是劝说其尽快办理相关手续。

2农机安全管理措施

2.1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宣传是进行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政府部门在进行农机安全管理时,应深入学习和宣传农业部《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通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并积极通过广播、电视、保质等多种媒体,采用宣传车、展出图片、刷写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向领导宣传、汇报,以引起领导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使各级领导了解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范围、性质和职责任务等,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第二,面向农民和机手开展安全生产贯彻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其操作、保养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自觉遵章守纪,尽可能地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第三,面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这就需要取得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做到村村有标语、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使得农机安全生成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事项,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还要抓好拖拉机及驾驶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手扶拖拉机的专项整治,抓源头管理。主要做好县、乡政府领导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方案,进村入户,上门服务,从源头上消除无牌证行驶现象。例如,可以通过永久性标语、事故图片、田检路查、年检年审等方式提高驾驶员的技能和安全驾驶的意识。

2.2培养农业机械专业人才

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的高低,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大对农民农业机械化应用价值的基础教育,落实以县为单位的农业机械应用推广教育,通过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地级职业技术学校等为平台开展教育和推广工作。其次,要加大对农业机械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按照农业机械化的特点与农业生产的要求,通过不同形式的培养方式,对农业机械人员作出科学的培训,让他们成为真正懂技术、懂管理与使用的专业人才。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推广质量的基础上,

提升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向着高素质、创新型发展,为两高一优农业建设目标的达成,提供动力。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实践证明,农机免费管理符合当前农机安全形势发展需要,这种由过去强制收费管理的传统模式向服务性免费管理的公益性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惠农政策的延伸,不仅能解决农机管理难的现实矛盾问题,也使农机管理能走上制度化、常态化管理的道路。

2.4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加大关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执法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充分结合省部级条例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当地安全监理的法规制度。由地方人大法制部门颁发阶段性的规程制度,使农机监督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时适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阶段性管理、监理工作。此外,还要不断修改、完善《重大突发农机事故预警方案》与《农机安全运行预警制度》,始终秉承“预防为主、教育为辅、惩治只是手段”,的原则,力争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2.5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

从国家到县级都专门设立了农机监理机构,调动专业人员,到农村中切实有效的进行农机管理工作的安全检查,加快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上大力支持,建立一支专业的农机安全管理队伍,并配备高素质的农机管理人员,对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以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组织网络来保障农机安全作业生产。

3结束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农业机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农机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三大防线”,也就是宣传教育、执法监控和源头管理这三个方面,促使农机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更好地完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晓娥,陆林娜.浅谈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14,01:40.

[2]陈立江.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01:99.

[3]王馥英.浅谈农机安全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4,01:100.

[4]梁淑琴.浅谈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06:17-19.

[5]郭晓云.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4,02:246.

[6]张艳芳.当下农机监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机,2014,02:26-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