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浅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浅谈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社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早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下笔者通过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分析,并总结成功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些典型模式 1.1 美国校企合作“合作职业教育”模式

在美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以合作职业教育为主,既是指学生的一部分时间在学校进行普通的知识学习,另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商界进行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学校可根据实际专业需要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形成双方监督机制,并有企业提供学生的劳动岗位与劳动报酬,以此更好掌握劳动技能的,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学生企业工作的积极性。

1.2 德国校企合作“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双元制”作为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是一种以国家立法为支持,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因此,“双元制”中的双元可以看做是学校和企业。其中学校主要承担着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企业等实训场所,则是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岗位与职业技能培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双元制”教学主要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培训时间大概为学校理论教学时间的3~4倍;其次,由于企业教学参与性强,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最后,以政府立法为职称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校企双方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同时,德国宪法也明确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以减免部分国税,极大了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1.3 澳大利校企合作“TAFE”职业教育模式

“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技术与继续教育”。该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统一的教育、培训标准,并同企业密切合作,重点强调学员的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工作”双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

也正因其教育制度灵活、招生没有年龄限制、在教学中更注重实践工作所需等特点,该种教育模式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亲睐,生源广泛。

2 对国外典型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总结

通过对上述国外典型校企合作成功范例的具体分析,使我们对国外职业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从中不难发现,成功的校企合作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全程参与教学

在国外典型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中我们通常可以发展,在实施校企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发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计划等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企业的实际需求。

2.2 在职业教育中国家政府积极支持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支持是保证职业教育顺利开始的根本保证。例如,自1990年起,美国政府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费用年均超过70亿美国,而美国企业用于员工继续教育的开支则逐年递增,均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财政保障。

2.3 在职业教育中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发达国家能够进一步深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使校企合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从业人员的质量。例如,被誉为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就曾经颁布过《职业教育法》等十多项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定,已明确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3 国外典型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启示

笔者借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几点启示如下。

3.1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国家应该为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提供政策与财政上的鼓励与支持,并给予合作企业实际利益上的优惠。同时,制定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校企

合作权利与义务,保证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因此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

3.2 积极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双方隶属关系不同,任务目标自然也不同。因此,仅仅依靠企业与院校双方之间,自身协调利益与合作关系,必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进行引导、组织、协调,才能为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支持,更好的把握市场情况,指导职业院校的发展。

3.3 加强观念更新,促进校企合作双方的互动

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有赖于学校和企业的内部动力支撑。只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加强观念更新,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功能,以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将校企合作变成自觉行为,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谋求双赢的长效机制。

4 结语

从目前世界各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之中,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在教育教学上早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时,应该多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些典型模式、成功经验,以此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文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农机,201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