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技校生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
90后技校生成长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技工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是新一代技术能手的后备军。在广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珠三角用工荒的形势下,大批的90后学生涌入技工院校,他们的思想动向、思维方式、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呈现出与80后不同的特点,给技工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90后技校生的特点
1.我的祖国,我骄傲:对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强烈的自豪感,但对时事政治不关心
90后技校生生活在祖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见识了国家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见证了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强盛。当祖国获得荣誉时,90后技校生会表现出强烈的自豪感,并津津乐道。然而在调查中发现,90后技校生除了关心国家荣誉的大事外,对时事政治并不感兴趣,了解的学生只有少数,对国家新出台的法规、社会热点话题等不甚清楚。特别是女生,对娱乐头条的信息可以如数家珍,但对时事政治等内容就一问三不知。课后闲暇时间里,讨论国家大事的学生也屈指可数。
2.我的个性,我疑惑: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认识不清,容易冲动
90后技校生追求个性,“火星文”、“非主流”都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不喜欢被束缚、被灌输,在穿着、发型、言语行为方面彰显自己的个性,并美其名曰“我喜欢,我选择”。虽然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个性行为,但在调查中发现,90后技校生对自身的认识不清晰,表现在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方面的能力,能往哪些方面努力;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很多90后技校生对自己有很多疑惑,常常纠结于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或是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上。
3.我的习惯,我中意:对自身行为习惯的认识偏“自我”化
90后技校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对自身的习惯表示高度的认同与喜爱,且不轻易改变。在调查中发现,90后技校生认为没有手机就没有了生活的重心,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在访谈中,一被老师暂时没收手机的学生表示:“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我觉得很焦虑,浑身不自在。”这说明学生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除此之外,95%的学生在周末生活中都选择了“当宅男或宅女”,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直接上百度,并表示十分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觉得与人见面交流很费劲。
4.我的学习,我自卑: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90后技校生在初中时就是“双差生”,对学习没一点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之所以选择技校,是因为他们认为上技校只是学技术,而不用学理论。上了技校之后,他们却发现许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了,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连1/2是多少都不知道,有的课文读不下来,新的知识掌握不了,给继续学习带来严重障碍,也就对学习产生了自卑感。
5.我的专业,我迷茫: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就业盲目自信
90后技校生虽然渴望自主选择,但是在重大事件的选择上却犹豫不决,如专业的选择。据调查,90%的学生是由父母或是初中老师推荐就读的专业,对自己所学专业需哪些基础知识,要学些什么,将来就业去向是什么,都不甚清楚。在访谈中,学生表示:“我爸妈叫我学汽修,因为现在小汽车多,就业好。”还有学生表示:“现在不是缺技工吗?我学了技术,以后工资很高,所以读技校。”另外,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学好自己的专业,没有自主性,单单依靠老师的指导,即上什么课就学什么,不会去拓展思考,或是阅读其他资料等。
二、教育对策
基于90后技校生凸显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自信、自律、自强的新一代技术人才。
1.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改革。针对90后技校生的厌学情绪,务必要改变传统的“独角戏”教学方法、教室的“一言堂”、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的方式,因此一定要推进学校的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实训室里进行教学,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厌学情绪。
(2)对学生管理实行综合学分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针对90后技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可以实施学分制,即就学生的学习和日常操行赋予一定的学分,以学分的高低来反映学生的学习和遵章守纪情况,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分制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以此作为学生评先树优、推荐就业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遵章守纪的积极性,也能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2.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
(1)坚持不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0后技校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他们在初中时都是所谓的“差生”,且素质普遍偏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90后技校生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要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新生活、新起点”教育,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新生活”即
要求学生入校后要适应学校的寄宿要求,学会生活自理,性格方面要自立、自强,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新起点”即学校无差生,对所有的新生都一视同仁,所有的新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重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又如平时可以召开一些关于自信心方面的班会,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培养自信。
(2)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两年的在校学习。90后技校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很迷茫,特别是对一些觉得自己可读书可不读书的学生来说,全面了解专业,清楚自己必须掌握的知识,明白自己学习本专业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90后技校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能在每个阶段给学生以指导,一方面能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前景是什么,有明确的目标,生活得有意义;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填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针对90后技校生的特点,学校必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眼界、体验人生、提高自我。如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了解时事政治;又如开展晨会教育活动,由教师对最近发生的时事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技校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途径,努力为社会培养“会做人、会做事”的技术能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