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3期 成人教育 ADUI』T EDUCAT10N No.3 2015 Total No.338 (总第338期)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5.03.027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池德汝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福州3501 18) 【摘要】双元制教育是德国广泛应用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从学习模式、法律保障、管理机构、考核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德国 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3-0091-02 近年来,部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设“双元制” 业培训,对职业教育起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例如:法 律规定所培训的职业必须经过国家认可,并对职业 名称的命名进行规范。对培训时间、培训的最低要 求、培训框架和计划、考试要求、考试方式等方面,法 专业,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既具有良好的理论 知识,同时也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 人才。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 双元制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学习模式 双元制教育是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学生 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进行 理论学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 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模式为联合模式。学生在正式 上大学前,先去企业接受13个月的职业培训,上大 学后,则利用假期去企业接受培训。学生在学校安 排专业实习的那个学期,去企业实习,并参加行会组 织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生 在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律都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在德国,对所有职业培 训的标准和规范都是全国统一的。 双元制学生必须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和企业签订 职业培训合同,合同规定双方在合同期内应遵守的 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合同规定,在试用期后 企业不可随意解雇学生。试用期通常为4个月,在 试用期内,双方可以不说明任何理由,书面解除合 同。4个月之后,除非学生出现重大过错,企业才能 解除合同。 三、管理机构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是政府领导下的一种体 制,但是政府并不直接领导,政府通过行会对该体制 进行组织和管理。行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对双元制 教育进行管理。 行会对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 例如:通过审查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设备硬件等,来确 定该企业是否具备职业培训的能力。如果企业不具 备培训资格或违反培训规定,行会将剥夺其职业培 训资格。 第二种模式为增强实践模式。学生在上大学前,是 否需要去企业实践以及实践时间的长短由企业决 定,有的企业要求学生去企业实践一个月,有的企业 不要求学生去企业实践。学生利用假期去企业上 班,提高实践能力。但他们不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只获得学历证书。 二、法律保障 德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来规范职 【收稿13期】2014—11.14 【作者简介】池德汝(1968一),女,福州人,硕士,副教 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 行会还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例如:企 业需要培训师傅,会找行会进行咨询,学生和家长亦 会找行会咨询培训的有关情况。 不同行会负责不同的培训职业。工业和商业行 会负责58%的职业培训,包括电工、机械工、银行文 员、保险公司职员等。手工业行会负责30%的职业 一9】一 培训,包括面包师、泥瓦工、花工、屠宰师等。还有其 他行会,负责其他的职业培训,包括公共服务职业, 例如:老年人护理工、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的工 作人员等。 四、考核模式 双元制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由行会负责。行会 负责批准、确定一个考试小组。小组成员至少有一 个企业代表,通常是一个师傅;再有一个是工会选定 的企业代表;为保证考试体现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还 有一个成员是职业学校代表。 德国联邦政府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标 准是全国统一的。各个考试小组都是根据该标准来 制定考试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可以通用。 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考核考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 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能力。考试经常被安排在企业里 进行。例如:一个汽车维修专业的考生的考试内容 是模拟接到一个汽车维修任务或一个客户订单。考 生接到一辆有故障的车,被要求找出故障,并书面解 释故障的物理或机械原理。考生还需要参加面试, 与考官进行对话,告诉考官如何判断故障,理论依据 是什么。 五、利益共赢 双元制教育无论对学生还是企业都有益处。对 学生而言,首先,学生有收入,企业在跟学生签订合 同后就开始付给学生工资,直至毕业。工程类学生 每月可得600 00欧元,管理类学生每月可得 400—600欧元。其次,一般情况下非双元制学生拿 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两本证书需要七年左 右的时间,而双元制大学生通常只要花四年半时间 就可以拿到,取得两本证书的时间缩短了不少。再 者,学生不必担心就业问题,通常毕业后都回到签订 培训合同的企业工作。 对企业而言,企业既能节省招聘和培训员工上 岗的时间,还能得到高素质、经过学历教育的员工。 首先,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由于学生从学徒起就在工 厂接受培训,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对企业的忠诚 度比较高。其次,企业通过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能 使企业和高校及教授保持密切联系,有机会获得最 新的技术和专利转让。再者,德国社会重视企业对 后辈人才的培养,企业参与培养双元制学生,有助于 企业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 实践证明德国双元制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功,我 们从中可以借鉴的是: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 可度。德国社会普遍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社会对 一92~ 技术工人给予较高的待遇,普通技工的平均收人水 平略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技工升为师傅后,收入 明显增加,并有权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 针对我国现状,应转变“重学历轻技能,重脑力 轻体力”的传统观念,树立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同 等重要的观念。只有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才能适 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拥有和储备 一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有利于企业在全球竞争 中保持强大的优势。 第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德国的双元 制教育能健康、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不断完 善的法律法规及条例。众多的法律及条例对参与办 学的企业、学校、相关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 定,对职业教育涉及到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规定, 使培训方实施培训教学时有法可依,使监管机构对 培训方的违规行为可以依法惩治。相比之下,我国 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 完善。 第三,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德国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阶段,一个星期 中有3一’4天在企业接受培训,1-2天在学校学习 理论,可见学生在培训期间,大多数时间在企业,因 此,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培训工作,职业培训才能取得 良好效果。为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德 国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如减免参与双元制教育的企 业的税金,对接受双元制学生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 各种优惠,国家设置专项基金来补贴小企业的培训 项目等。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 极性不高,一些企业甚至不愿意让学生到工厂参观、 实习。因此,我国需制定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参与 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使企业觉得参与职业培训“有 利可图”,才能使之积极主动参与职业培训。 双元制这种职业培训模式已经在德国社会中获 得了很好的认可度。德国工业如此发达,在世界拥 有较高的地位,得到全世界的承认与尊重,很大功劳 归结于双元制这种培训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的生 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该模式 的成功经验,培养适合我国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 人才,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大金.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分析[J].广东 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55. f2]尹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职教论 坛,2011,(9):94 6. [3]汤晓燕.德国职业教育特色[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9,(3):48 1.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