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626例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来源:意榕旅游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8月第32卷第12期Int J LabMed,August 2011,Vo1.32,No.12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O(16):2527—2528. E33陈伟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有及其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 学杂志,2010:31(9):959—960. [9]杨怡,张捷,张小伟,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分 析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1183—1186. [10]陈振浩,赵娟利,余小定,等.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 体的分离培养与药敏检测分析EJ].疾病监测,2006,21(4):184— 186. [43邓伟平,王蕾,李敏.STD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及药敏结 果分析E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3):171-172. E53叶顺章,邵长庚.性病诊疗与预防[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322 328. El1]Blanchard A,Crabb DM,Dybvig K,et a1.Rapid detection of tetM in Mycoplasma hominis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by PCR: tetM confers resistance to tetracycline but not necessarily to dox— [6]詹爝,卢忠心.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有及其药敏分析[J].国际 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605 606. ycycline[J ̄.FEMS Microbiol Lett,1992,74(2 3).277 281. 口2]张冉,吴移谋,向斌,等.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机理 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273—275. [7]杨文林,候捷,刘丹蓉,等.5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 敏分析[刀.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14(2):93 94. [8]黄茂萍,王念跃,龚希萍.264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O10,7(3):218—219. ・(收稿日期:2011-01-18) 经验交流・ 626例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乔登嫣,梁勤,程烃,强桂芳 (甘肃省中医院检验科,兰州730050) 摘 要:目的 分析该院骨科送检伤口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种类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该院骨科送检的伤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 424株,革兰阳性茵16O株(37.74 ),革兰阴性菌262株(61.79 ),以大肠埃希菌(ECO)、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为主。7O%的 ECO菌株产超广谱口内酰胺酶,并对多种抗茵剂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0.5 ,未检出 耐万古霉素SAU。结论ECO和SAU是骨科外伤分泌物中最常见的病原菌;I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病原茵培养及 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正确使用抗菌剂。 关键词:分泌物;病原; 抗药性 DOI:10.3969/j.issn.1673 413O.2O11.12.O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O(2Ol1)12一l383 02 由于骨质愈合期较长,因此针对骨伤患者正确合理运用抗 菌剂极为重要_】]。笔者对分离自本院骨科送检的伤口分泌物 标本的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用 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表1 各类病原菌的分布 1.1菌株来源1.2方法424株病原菌分离自2007年3月至2009年 12月本院骨科送检的626例伤口分泌物标本。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3版)的要求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手工法结合API条,K B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纸片均来自英国OXOID公 司;药敏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最新 标准。 1.3质控菌株 质控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 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全部购 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结 果 2.1 菌株分布 626例标本中阳性标本358例,阳性率为 57.19 ;共分离获得4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 37.74 (160/424),革兰阴性菌占6I.79 (262/424),真菌占 0.47 (2/424)。各类病原菌的分布见表1。 2.2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 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见表2。其 中3o株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占24 ;72株大肠埃希菌产超 广谱J}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 lactamases,ESBLs),占 70 ;铜绿假单胞菌或鲍曼不动杆菌中有7株产金属B一内酰胺 酶(metal 7-lactamases,MBLs),占12.3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8月第32卷第12期lnt l I.ab Mcd,August 2011,Vo1.32。N 12 表2 抗菌剂 SAU 96.2 56.2 O.0 主要病原菌耐药率【 ) EFA 62.5SEP 95.6 E( () ECI —— CIT ACI PAF EAI 青霉索 厌大霉素 4 .4 0.0 0.0 73.6 81.2 8j.2 )i 毽鬟 红霉素 6O.3 51.0 49.3 6O.5 55.7 氨苄西林 左氧氟沙星 阿米 挂 哌拉西林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3 一 一  一 一~ 5  ~3 头孢唑林 头孢西丁 头孢吡肟 强 1  一一 7 O 复方新诺明 胺培南 氨 阿林/舒岜 头孢哌酮/舒巴土日 9 4 l 8 7 7 8 90.3 87.6 f】.fj 7 8 2 5 7 7 5 6 3 5 2 5 4 2 8 0 3 4 8 3 3 O 2 O O 3 6 6 3 ()(J.0 1.{.t) SAU:金黄色葡萄球菌;SEP:表皮葡萄球菌;EFA:粪肠球菌:ECO:大肠埃希菌;ECI :阴沟肠杆菌;C]T:枸橼酸杆菌;AC1:小动杆 ;I A :锏 O 5 l 5 6 6 0 0 4 8 O 绿假单胞菌;EAE:产气肠杆菌(下同);一:表示无数据。 O 3 6 2 3 0 0 3 讨 论 0 O O 4 7 8 2 O 5 5 9 6 6 1 0 一b 2 O 0 0 0 O 0 8 7 5 O O 5 O 2 8 4 5 0 O 0 O 6 3 3 6 O 0 O 0 9 4 用自制中药敷料、洗剂有关。 0 0 0 ● 4 5 研究表叫, lJ约制齐Ij刈 I;l】 今研究显示,2007年3月至2009年1 2月本院骨科送检 2 性菌的抑制作用较革兰阴性菌 显 。本研究所 ,. 革、 伤【J分泌物致病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CO、SAU、SEP、 CTI、EC! 、AC]、PAE、EAE及变形杆菌。与吴庆等[2的研究 性菌耐药牢较高,可能 医生对微生物检测小够咀税, 往允 行经验用药,待治疗效果 佳时方才送检标本,导致痫原卤已 因药物压力增强了耐药性有关。 此,临床医生应根据忠者痫 结果基本一致。从表2可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较强,对 多种抗菌剂的耐药率超过了5O 。从整体上看,阿米卡星、左 氧氟沙星、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可作为治疗疑似肠杆菌科 2 9 3 l 7 0 6 2 情及时进行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 使用抗 菌剂,以减少及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 目的。 0 6 三苫 7 0 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 3 8 5 7O 的ECO产ESBLs,因此EC()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  j-~ 5 9 ” 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很高,治疗时可考虑头孢西丁、头孢 哌N/舒巴坦等耐药率相对较低的药物。非发酵菌中以ACI、 ㈤ ㈨ ㈨ PAE最为常见,本研究显示,未产MBLs的ACI或PAE菌株 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 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亚胺培南 n 、、 6 6 2 2 0 0 参考文献 [1]王慧燕,段鑫,陈莹,等. fl幽汶JII地震伤员骨科开放 1_jj}1的细 菌学分析[J].中国骨伤,2009,22(12):910 91 2. [2]吴庆,陈栎江,吴莲风,等.创可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约性分析 _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 9(1):l 47 1 49. [3]刘莉,张楠楠,方欢,等.骨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病原阿分枷及耐药 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l 9(1 3):1 71I{Ⅲ1 71 . E4]陈红涛,陈林娜,周立勤,等.中药致耐药菌微细结构变化的J乜镜 观察口].巾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 9(1 3):l 722 1 72d. E5]蔡燕,邢艳,谢文光.中药抗茼作用 f究进『髭f¨. tt【 IX:约导撤. 2O11,8(6):9 1 0. 的耐药性相对较低;而7株产MB1 S菌株,除对米诺环素及多 粘菌素B敏感外,对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内其他抗菌剂 均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r极大的困难。本研究检出的革兰l5同 性球菌以SAU、SEP、EFA为主,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对复方新诺明则高度耐药。根据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确定耐 甲氧两林SAU 18株,耐甲氧西林SEP 10株;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甚至碳青霉烯类抗菌剂对这些菌株几乎无抗菌活性; [6]李好好,屿琳.中药抑蔚作川的研究r Jl1.K柠It ri必药人 :学报, 2010,26(1):1 36~1 37. 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则效果尚可;EF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 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超过45 。 [7]黄健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囟感染[I].巾【tJ_l},西医结合外科杂 志,2009,1 5(6):647—649. 本研究娃示,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超过阳性菌1.6倍,与 刘莉等 埘骨科感染敛病菌的研究结论不同,其研究显示革兰 阳性菌的感染率仪略低于革兰阴性菌。这与本院骨科患者使 (收稿II期:2Ol()l1 II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