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龋齿
摘要:
龋齿又称“蛀牙”,是危害人类最常见的口腔慢性疾病,它会引起严重疼痛,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龋齿发病率高,危害儿童乳牙健康的头号大敌,1995年第二次全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龋病患病率为76.55%,成年人患龋率60%左右。所以大力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提高我国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据研究数据现在龋病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菌斑控制、使用氟化物、限制食糖及使用糖的代用品、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注意生活习惯等。此外还有一些龋齿的食疗方法等。 关键字:龋齿 预防 内容:
一、龋齿的定义及病因
龋齿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多因素作用下的,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龋的疾病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现代研究已经证明牙菌斑中的致龋细菌是龋的主要病原体。致龋菌在牙菌斑中代谢从饮食中获得的糖或碳水化合物生成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导致牙齿中羟磷灰石结构脱矿溶解,进一步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中的有机物支架遭到破坏,牙齿上发生不能为自体修复的龋洞。 二、针对龋齿病因的治疗方案
龋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不能组织再生自行修复,形成龋洞必须由牙医修复。 治疗原则:去除龋损感染组织,保护正常牙髓不受侵害,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修复龋损,恢复功能,恢复美观。 三、龋齿的预防
龋齿预防的概念不仅是防止疾病发生,也包括对已发生疾病通过适当的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防止进一步的损害.在医学上龋齿的预防主要分三级: 龋病的三级预防 一 级 预 防 二 级 预防 三 级 预 防 促进健康: 口腔健康教育 营养摄取计划 定期口腔检查 口腔卫生 早发现、早诊断 定期X线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 防止功能障碍 治疗牙髓病 治疗根尖周病 拔除残根残冠 特殊性防护措施: 使用氟化物 预防性填充 窝沟封闭 早治疗 早期龋简单填充 预防性充填 康复 修复缺失的牙齿
四、防龋方法
龋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因而其预防是多途径、综合性的。在一些发达的
国家,由于加强对含糖食品的控制,多途径、多形式的应用氟化物,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加强对龋病的防治等,从而取得了控制龋病的显著成效。许多老年人终生保留着美好的牙齿,实现了人类牙齿与寿龄的一致性。
一部分学者乐观地认为,既然龋是由特异性细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那么防龋疫苗就是可行的,但现代研究表明,龋病形成的微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很难设定单一菌种作为龋的致病菌。况且,已经发现的致龋菌总体来讲又都是口腔或牙面上的常驻菌群,在产酸致龋的同时,还可能担负着维持口腔生态平衡的任务。因此,利用免疫或疫苗的方法防龋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障碍。
龋病的预防方法包括菌斑控制、使用氟化物、限制食糖及使用糖的代用品、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 4.1、控制菌斑
龋齿只有在菌斑存在的环境中才可能发生。因此有效地清除或控制牙菌斑是预防龋齿的主要环节。控制菌斑主要靠患者自己。 1. 机械的方法
刷牙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触点以下的邻面菌斑不易清除,这些区域又是龋病的好发部位,因此需要用特殊的牙间清洁器如牙线、牙签、牙间刷来去除邻面的菌斑和软垢。还要建议患者定期到合格的口腔医疗机构清洁牙齿。
2. 化学的方法
化学制剂控制菌斑,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酶、消毒剂等。但这些制剂在去除菌斑的同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略。一般不提倡长期应用化学制剂控制菌斑。
4.2、使用氟化物
氟化物是临床证明了的、最有效的预防龋齿的制剂。其抑龋作用主要是通过局部加强牙齿结构、抑制脱矿过程和增强再矿化实现的。
利用氟化物防龋的途径有三个:社区学校幼儿园,家庭个人,口腔专业人员。 氟涂料:2.26%氟化钠,涂在牙面上,可保留24小时,每年一次。 氟溶液:2%氟化钠溶液,每周一次。
氟凝胶:氟溶液制成的水性凝胶,用托盘或直接涂布,每六个月用一次。 含氟粘接剂和含氟修复材料:用于正畸托槽粘接或龋洞修复。 4.3、限制食糖和使用糖代用品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人的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天然食品被高蛋白、高脂肪、精致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所取代。大量研究证明饮食中的糖在龋病的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龋病发病四联因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限制糖的摄取,使用糖代用品,是控制龋病的又一途径。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糖的消耗量与龋病发病呈密切相关。
预防和控制龋病的饮食因素应注意限制摄入过多的糖,避免餐间吃糖、吃黏性大的糖果后应刷牙漱口、多吃健康食品、少吃致龋性食物。由于人们饮食习惯难以改变,完全禁止甜食和糖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使用糖的代用品。糖的代用品中必须具有可口的甜味,能被人们乐意接受,并对机体无害,能参加机体代谢,被机体利用,但不代谢糖产酸,且价格低廉。糖代用品可分为高热量和无热量或低热量两大类: 1.高热量甜味剂
高热量甜味剂为聚酒精类,包括木糖醇、山梨醇和甘露醇。
2.无热量甜味剂
无热量甜味剂的甜度比蔗糖高许多倍,但几乎不产生热量,也不被口腔细菌代谢产酸,因此也不降低菌斑pH值。这一类包括:⑴ 甜菊糖苷 ⑵ 糖精 ⑶ 阿斯巴特 ⑷ 双氧恶塞嗪
在生活中,糖代用品还不能完全代替蔗糖,因此控制进糖频率及吃糖后及时清洁口腔,减少糖在口腔内滞留时间尤为重要。 4.4、增强宿主的抗龋力
1. 发育健康的牙齿具有最强的抗龋力:牙齿发育时间的跨度很大,从胚胎期一直延续到青少年早期。这个时期母体和自体的全身健康状况都会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因此牙齿的发育是母婴和儿童期最应受到关注的事情。
要加强孕期及婴幼儿保健:① 对患有牙龈炎、牙周炎的孕妇应及时治疗,并加强口腔卫生,减少经口腔途径感染胎儿,防止早产儿。② 注意孕期母亲的营养及全身健康,保证胎儿正常发育。③ 婴幼儿时期在乳牙未萌出到恒牙胚发育期(3岁以内)应重视正确喂养及补钙,促使乳牙正常萌出及恒牙正常发育,减少牙冠钙化不全及釉质发育不全的出现。
2. 使用窝沟封闭剂:牙的窝沟发育非常独特,尤其是乳牙和第一恒磨牙发育和矿化过程经历出生这样巨大的环境改变,常存在结构和矿化上的薄弱环节。深的窝沟容易存留菌斑,且不易清洁。预防窝沟龋最直接的办法是早期使用窝沟封闭剂将窝沟与外界隔绝,使致龋过程不能在窝沟内发生。
3. 唾液是重要的抗龋物质:唾液对于清除和缓冲菌斑产酸是必不可少的。唾液蛋白质还具有抗菌作用。唾液量少,势必增加酸在局部的滞留,是重要的致龋原因。①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少,睡前要刷牙,避免吃糖。②患口干症、颌面部放疗后、舍格伦综合征、服用减少唾液分泌的药物等,要使用人工唾液,同时加强其他防龋措施如减少糖的消耗,增加清洁牙齿的次数,使用氟化物等。 五、预防龋齿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 (1)早晚刷牙、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2)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3)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4)不可吃太多的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牙齿磨损;(5)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检查口腔,一般12 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查一次;(6) 平时的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尽可能食用高纤维粗糙食物。 六、龋齿的食疗方法:
在饮食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维生素A的食物,如乳、肝、蛋、肉、鱼、豆腐、虾皮、菠萝、胡萝卜、红薯、青椒、山楂、橄榄、柿子、沙果等。 含氟较多的食物有鱼、虾、海带、海蜇等。 外用便方:
1、灰涤龋(《本草拾遗》) 灰涤菜(又名灰,金锁夭)茎叶烧灰,水泛为丸,清毒裹,填塞入龋齿孔洞中。功效填龋孔止痛。适用于龋齿疼痛。
2、韭茶根泥(《千金方》) 用韭菜根10个,川椒20粒,香油少许,其捣如泥,敷病牙侧面颊上。据称“数次即可愈也”。适用于龋齿疼痛。
3、茄类方(《海上名方》) 秋茄花,干品烧灰,涂痛处;或用茄根捣汁,频涂之:或用茄蒂烧灰掺之,或茄蒂灰加细辛等份,掺加龋齿上。以上均用黄茄(皮色黄者)。据称有“立效”。功效止龋齿疼痛。适用龋齿痛。
4、薏仁桔梗粉(《永类方》) 用薏苡仁,桔梗生研末,点龋齿洞,并可服食。治龋齿痛。 总结:
龋齿预防应做到未病先防,既病则早发现,早治疗;注意个人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注意口腔健康。此外,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还应注意普及口腔医学知识,让更多人注意牙齿的健康,减少龋齿的危害,维护大家的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关于龋齿的预防和治疗[J].企业导报,2011 ,18
2、马宏.氟化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J].北京口腔医学, 1998,6(3) 3、东直门医院,口腔科学[M].东直门医院口腔教研室,2011
4、高京, 王勤, 乐嗣勋, 等.茶叶的防龋与再矿化作用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 学报,1994,2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