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

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HEALTHOPERATIONAND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CHINAHEALTHINDUSTRYDOI院10.16659/j.cnki.1672-5654.2019.03.064PDCA护理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刘青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袁山东平邑273300[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遥方法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实施7月要2018年1月冤PICC新生儿作为研究组袁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尧PICC留置时间及PICC护理满PDCA管理模式袁选择实施前30例渊2016年8月要2017年1月冤PICC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袁选择实施后30例渊2017年意度遥结果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袁对照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43.3%袁研究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渊P<0.05冤袁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为渊29.7依6.4冤d袁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为渊21.4依4.2冤d袁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渊P<0.05冤袁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98.3%袁对照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85.0%袁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渊P<0.05冤遥结论P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袁延长留置时间袁提高护理质量遥[关键词]PICC曰PDCA曰新生儿曰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渊2019冤01渊c冤-0064-03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危重症患者及特殊药物静脉用药的有效技术手段袁由于中心静脉相对血流量较大袁血流速度较快袁有利于血管内药物浓度的迅速降低袁不仅能够避免反复的外周静脉穿刺的机械损伤袁也能够避免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化学损伤遥近年来在危重症新生儿输液中应用较多袁新生儿由于血管及外周组织脆弱袁免疫力相对较低袁PICC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1]遥该院收治的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工具提高护理质量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袁现报道如下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实施PDCA管理模式袁选择PDCA实施前30例渊2016年8月要2017年1月冤行PICC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袁其中男13例袁女17例袁新生儿日龄4~21d袁平均渊8.7依3.6冤d袁分娩胎龄32~39周袁平均渊36.8依1.2冤周袁选择PDCA实施后30例渊2017年7月要2018年1月冤行PICC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袁其中男分娩胎龄33~40周袁平均渊37.1依1.3冤周袁两组新生儿日比性袁研究内容经患儿家长同意袁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遥[作者简介]刘青渊1975-冤袁女袁山东平邑人袁本科袁主管护师袁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遥1.2护理方法患儿PICC均采用腋静脉途径袁由具有新生儿PICC资质的护师完成袁穿刺前生理盐水液冲洗袁上肢外展90毅袁常规方法穿刺置管袁穿刺前评估血管质量及植管深度袁X线透视确定末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袁穿刺后小纱布药1次袁以后每周换药1次袁输液采用精密输液器袁匀速滴注袁输液结束后2~5mL肝素液封管遥1.3PDCA实施过程的管理小组袁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袁组员4名袁通过对文献1.3.1制定计划科室成立针对新生儿PICC并发症护理及护理资料的分析袁发现新生儿PICC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出血尧上肢肿胀尧静脉炎尧堵管尧导管移位脱出及等袁导致PICC导管的保留时间缩短袁而且并发症的发生过程袁与贯穿PICC穿刺及术后整个过程的护理有关遥并且分析相关的原因包括穿此前的PICC导管冲洗袁反复穿刺血管袁导管位置不合适袁固定不牢固袁以及穿刺后液体输入不当袁封管及导管冲洗不当等因素有关袁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后依据上述潜在风险因素袁制定PICC穿刺及护理改进措施袁并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袁掌握护理计划遥1.3.2执行实施护理计划制定后严格按照改进后护理热毛巾热敷腋窝袁使血管扩张袁利于1次穿刺成功袁植入导管过程避免反复进退袁X线透视确定导管位置后妥善计划实施院淤尽量选择右侧腋静脉进行穿刺袁穿刺前温块覆盖穿刺点袁3M透明贴膜固定导管袁穿刺后第2天换11例袁女19例袁新生儿日龄5~20d袁平均日龄渊8.5依3.4冤d袁龄尧胎龄及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袁具有可64中国卫生产业HEALTHOPERATIONAND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CHINAHEALTHINDUSTRY表1两组新生儿PICC并发症比较组别例数穿刺点出血及感染液体外渗对照组研究组3052值30110P字值固定导管袁固定翼距离穿刺点0.5cm固定导管袁逆血管向摆放S状袁胶贴妥善固定连接器的翼部袁用3M透明贴膜袁同时用1条纸胶布打成蝶形交叉固定袁再用胶贴横向固定接头袁换药时顺向揭开固定胶带及贴膜袁穿刺后首个24h采用弹性自粘绷常固定避免导管滑动遥于换药时双人操作袁一人换药袁一人协助袁协助人员固定患儿同时观察换药人员的无菌操作步骤袁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袁操作完成后分析袁避免感染袁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遥盂缓慢匀速输液袁脂肪乳尧白蛋白等高渗输注速度<7mL/h袁输注前适量配比低分子肝素遥输液时优先输注白蛋白尧脂肪乳等制剂遥榆术后适当限制患儿活动袁尽量避免置管侧卧位及哭闹袁避免过度活动及胸腔压力增高引起导管滑动袁位置改变及脱出等遥虞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充采用肝素液充分冲管袁每次冲洗量>3mL遥1.3.3新生儿检查PICC定期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护理计划的掌握情况袁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对袁考察护理人员对改进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遥1.4处理每3周召开1次小组会议袁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对于改进后PICC护理效果的评价袁针对每项措施的效果和不足进行评估袁并提出整改意见袁纳入下一轮循环的护理计划袁然后进行下一轮PDCA循环遥1.5观察指标比较PDCA实施前渊对照组冤和实施后渊研究组冤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袁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及感染尧液体外渗尧静脉炎尧导管堵塞及导管脱落或移位遥PICC导管留置时间及PICC护理满意度遥1.6统计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袁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遥2结果2.1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两组患儿PICC并发症比较显示袁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袁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袁研究组并发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或移位并发症发生率[n渊%冤]31202113渊43.3冤3渊10.0冤5.2140.000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渊P<0.05冤遥见表1遥2.2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两组新生儿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袁研究组明显长于对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0.05冤遥见表2遥表2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渊x依s冤袁d]组别对照组渊n=30冤PICC研究组渊n=30冤21.4依4.2留置时间t值29.7依6.4P值4.1790.0042.3两组PICC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85.0%袁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为98.3%袁研究组PICC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3讨论=4.915袁P=0.000冤在需要长期输液的新生儿中临床开始逐渐应用PICC是临床常用的静脉留置导管输液技术袁袁近年来相对于传统的静脉穿刺输液计数袁能够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对新生儿的刺激袁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遥此外袁能够减少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及高渗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袁输液更为安全[2]理特点袁PICC导管留置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远远高于遥但是由于新生儿自身的生成年人袁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袁免疫力差袁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较大袁而且新生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自觉保护PICC导管袁甚至用手抓扯导管袁发生导管移位尧脱落以等风险也较成年人大得多遥新生儿的血管比壁较薄袁而且血流较成年人相对缓慢袁发生药物外渗以及导管堵塞的风险相对要大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袁发生并发症的是引起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遥有研究显示[3-4]我国的新生儿PICC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为7.5%~54.54%袁袁是影响PICC导管使用时间的主要原因袁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PICC护理能力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袁是提高新生儿PICC使用适量的有效途径[5]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较为广泛PDCA是科学的尧系统的管理工具袁包括计划袁在临床医疗及遥尧执行尧检查及渊下转第68页冤中国卫生产业65HEALTHOPERATIONAND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CHINAHEALTHINDUSTRY化对器械包进行管理后袁只要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按流程处理袁那器械包一定会在它该在的位置袁节约了人力袁减少沟通环节袁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遥3.4无菌包的编码和使用袁没有增加经济成本无菌器械包的存放通过编码管理与追溯系统相结合袁除了一开始定位无菌包时多花几秒钟编写编码外袁追溯系统是现成的袁因此经济成本没有增加袁但是这小小的改进为手术无菌材料的使用起到了信息的共享作用[14]袁进作用袁从而能显著优化手术医护质量袁使医院医疗质量的得到提高[15]遥[5]徐曙光,彭文君,梁爱群,等.手术前物品准备流程再造及其实施效果[J].当代护士,2015渊9下旬刊冤:104-105.[6]任震晴,王素珍,李丽芳,等.临床科室无菌包存放质量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6):69-71.[7]王真理.加强临床科室灭菌包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世界中医药,2015,11(10):356-357.[8]邓曼霞,余艺英,梅耐.沿海医院临床科室纸塑包装无菌物品定位标识保存质量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62-65.[9]杜合英,王琼娟,张小燕,等.纸塑包装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不同储存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4):347.[10]许巧玲,李少萍,周文贤.强化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65-266.[11]李小霞,李秀南,顾育静,探讨分级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2]何惠芬,赖英桃,倪小丽,等.改进手术前用物准备工作流程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2上旬版):352-354.[13]程若莺,徐洁,徐艳.手术团队成员信息沟通状况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14):42-45.[14]宋英玲.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信息追溯系统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48-49.[15]唐成芬.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89-191.渊收稿日期院2018-10-24冤2016,23(12):1417.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人力消耗袁对无菌包的存放质量有改通过该研究结果显示袁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菌包寻找[参考文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袁器械包遗失率也显著下降遥[1]王燕,李静,李燕玲,等.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与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2]刘浩.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9):187-188.[3]陈衡秋.手术物品及时供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5):86-87.[4]王艳花,李培东,张芳,等.影响手术物品及时供给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J].现代医学,2015,43(8):1078-1079.(1):5-8.渊上接第65页冤处理4个连续的阶段袁而且周而复始袁能够对某一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多次循环袁不断改善解决方案中的不足袁完善细节问题袁从而使问题在根本上得到提升[6]遥在该次针对新生儿PICC留置导管的相关问题袁通过对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的分析袁不断完善穿刺置管过程中导管的预处理袁穿刺技术的完善袁穿刺后导管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袁新生儿PICC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袁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袁导管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遥综上所述袁在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袁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能力袁改善PICC导管的留置质量袁延长使用时间袁提高护理质量遥[参考文献][1]杨丽娟袁任燕.新生儿PICC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袁2018,16渊26冤:125-127.[2]冯会敏.新生儿PICC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J].2017,[3]丘伟兰.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00-102.[4]金丽袁林真珠袁熊小云袁等.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护理学杂志袁2018袁33渊7冤院47-49.[5]李巧燕袁王慧.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袁2018袁16渊26冤院126-127.[6]徐敏袁熊薇袁赖晓全袁等.PDCA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袁2018袁28渊18冤院2861-2862.渊收稿日期院2018-10-22冤4渊7B冤院58-59.68中国卫生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