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观目标”替换“客观目标”,让成就感和自我激励来得更容易一些。
10.高三狗的时间一定是不够用的,永远在顾此失彼,永远在
疲于奔命。
重要且紧迫的事,马上去做。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计划去做。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想做也不要做。
分别对应四个例子:考试前抱佛脚,背单词看错题,老师忽然甩锅班级活动,番剧更新想刷。
11.一只高三狗每天的学习时间在14个小时以上是正常的,
15个小时以上是普遍的,16个小时以上也是存在的。但即便是同样的投入时间,效率不同也会显著影响产出。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好,做高投入高产出的事,比如刷题。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计划、做归纳,比如整理错题。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好,做周期长高回报的事,比如背单词。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低投入低产出的事,比如翻案头书。
分别对应四个例子:听课与刷题、计划与归纳、有目的积累,无目的积累。 12.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密铺知识点。对于基础不错,但是高一高二学习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你最好的机会。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到二轮复习,再想逆袭,就难了。 你要一点一点扎扎实实地总结、梳理,自己一定也要有一个复习的进度条。这个进度条,可能比老师的略微慢一些,但是每个你进度条过完的部分,你都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你绝对掌握的,哪些还有一些小问题,积极提问或者补课去解决。 要知道,这些小问题,可能就是你自己二轮复习的时候的重点了。 13.语文、生物、化学三个科目,对一轮复习的你来说,几乎算是一个新学科。 语文会重新按照应试的思路来重构你的知识体系。理综生物的细致程度使得对你的要求不再是“知道”,而是精确的掌握、辨析和运用。理综化学的综合程度则会要求你能够同时调用不同章节模块的知识。 对这三个学科来说,一轮复习,你甚至可以当成一个新课来学,记好一轮复习笔记,做好归纳总结。 有时候你会发现,高一高二的笔记和一轮复习的笔记比,货比货想扔。
14.对于数学和物理来说,方法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圆锥曲线的中间结论(切线/割线斜率、弦中点、割线长等),比如导数恒成立问题构造函数的类型(总共有哪几种构造)。
事实上,如果你刷了足够多的题目,也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如果你主动积累在方法本上,尤其是那些花了很多时间的、没做出来的、做错的题目,积累的速度就会更快,解难题就不再是靠灵感、靠尝试。
15.对于无谓失分,也要有意识地去整理一下。哪些是反复做
反复错的,哪些是出题人挖好了坑等你跳的。
尤其是那些自己反复犯的低级错误,有老师经常说,就是不够疼,疼一次就彻底记住了。
哪有那么多给你疼的机会,发现自己同一低级错误出现两次,你就该上你专门记录低级错误的本子了,你应该清楚,每个科目自己容易犯的低级错误有几个。 每次考试前,过一遍,避免再犯。
整理错题从来不是目的,不再犯同样的错才是。
16.一轮复习最重要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刷题。
一轮复习最重要的事,是梳理完成自己对于某一学科的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知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之间的沟通是靠考点进行的。 这些个考点考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是你一轮复习要弄清的事。 17.一时鸡血是容易的,难得的是一直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 高三弄清楚这个道理,并持续给自己目标,持续动力满满、意志坚定的同学,现在感觉都挺厉害的,而且你会感觉到以后他们也会很厉害。 18.大学了,总有人说,要是我当年怎么怎么努力,我也能考上xx大学。 长期持有这种论调的人,一般属于现状还不错能接受,但是永远有一些遗憾,他们再也摸不到。 你要去感受一下,他们说这句话时候的那种语气。 希望你不是,如果你是,我想告诉你,工作后,还是有这样一类人说,要是我大学时候怎么怎么努力,我也能拿到xx的offer。 19.上大学前,每天都是两点一线,醒来就是上课作业考试,简直枯燥死了。 上大学或者工作后,回头想想:枯燥真**好。 20.你可以去学习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