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室虫垦垫2 至3 蔓21鲞筮 塑 旦 g』Q Tr 地 一 se丛 ,丛塑 h, ! :22, 1.3久病及肾,多脏腑功能失调是COPD病情发展 的必然结果 脾为后天之本,与宗气的生成、水液代谢和肺主 气功能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直接影响 肺主气功能。《医贯・喘》说:“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 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肺主气,辅心行血。久病 及心,如《脉因证治》说:“肺伤日久,必及于心……肺 病血瘀。必损心气”。故COPD后期,患者常现肺、脾、 肾、心、脑等功能失调。 2临床辨证以脾肾亏虚、气虚阳损、痰瘀阻肺为主证 2.1以脾肾亏虚、气虚阳损为首要辨证证型 王书臣教授结合临床,总结本病除咳喘、咯痰等 常见症状外,肺虚卫外不固,可见畏风易感、自汗等; 脾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可见食少便溏、乏力、 体瘦等;肾虚失煦。二便失司则,可见畏寒、遇寒加重 或复发,少气短息、动则益甚,多着厚衣、项背发紧、 手足不温、形寒肢冷、便泄稀溏、夜尿频多且清长等 症状:且脉沉弱无力或滑,尺部尤甚。 2.2注重痰瘀阻肺之象的辨证 在临床凡见咯吐白痰、质清稀、量多,或唇甲紫 暗、舌质暗红.或苔腻、脉滑等症状体征应考虑已有 痰瘀阻肺。 2.3对疾病后期患者应关注肺脾肾心脑等功能 疾病后期或痰瘀内阻上蒙神窍,或元气耗散亡 阴、亡阳。可出现神志恍惚、昏迷等症状,是临床医生 必须详加辨识的问题。 3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基本治疗法则。配合三因 制宜 3.1着重针对痰、虚、瘀立法 王书臣教授或以温化,或以清化,或温清并用, 佐以活血化瘀法。其自拟的基本方剂以仙茅、仙灵 脾、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地龙、丹 参、浙贝母等为主药,随证加减。《临证指南医案・ 喘》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久必及肾”,故从肾 人手,温肾补气助阳培补摄纳。选仙茅、仙灵脾为君 药相伍为用,意在温肾化痰助阳纳气。仙茅,辛平微 温,气味俱厚,阴中之阳药,直人命门,补肝肾之不 足,温壮元阳,《本草正义》云:“仙茅乃补阳温‘肾之 专药……”。仙灵脾,性辛甘温,归肝、肾经,阴中之 阳药,直人命门,补肝肾之阴精不足,有温肾助阳纳 气之功。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四药共为臣,黄芪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 甘温升补而入肺脾,为补气升阳之良药,善治脾气 不足及肺气亏虚之证;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补 中,意在益气健脾化痰以堵生痰之源。培土生金。 《脾胃论》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 病之所由生也。”《石室秘录》云:“治肺之法,正治甚 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能生金。”而且扶土上 可荫肺,下可制水,实为治本之法。余药为佐使。其 中: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止咳;陈皮理 气化痰:地龙化痰通络平喘;丹参补血活血祛瘀;浙 贝重在清肺化痰。全方共奏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之 功。随证加减:咳重加紫菀10g、款冬花10g。喘重加 苏子10g、杏仁10,眠差加夜交藤20g、酸枣仁20 g, 大便干加瓜蒌3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脾虚者重 用太子参30g,阴虚甚者加麦冬15g、五味子10g。热 重加黄芩15g、黄连10g等。 3.2对COPD缓解期还应三因制宜 王书臣教授临证时注意权衡疾病的虚实轻重。 标本兼顾。注重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中医传统疾 病演化规律.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及“冬令 调治”等基本法则。对老年患者以柔润为主.浊药轻 投。柔刚相济,长年调理。 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以上述方法辨证组方。 可以提高COPD缓解期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减少 发作次数。并有预防感冒、增加活动耐力、提高生活 质量等疗效。 4病案举例 患者,男,69岁。2006年4月29日初诊。主因 30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反复发作。近2个月 余无明显诱因加重。曾多次住院治疗。经北京大学某 医院肺功能检测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断服 用中、西药物(药名不详)。效果不显,每因受凉或秋 冬换季时加重。刻下:咳嗽,咯痰清稀,喘息气短,动 则加重,自汗,纳呆。便溏,项背发紧,畏风易感。畏 寒。既往有吸烟史40余年,平均每天20支,已戒烟 3年。胸部X线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血常规 指标正常。肺功能:FEV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55%,FEV /FVC(一秒率)51%,RV(残气容积)/TLC (肺总量)163%。证见:患者着厚衣,手足欠温,舌淡、 苔白、舌质暗红,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诊断为 COPD缓解期,证属脾肾亏虚,气虚阳损。痰瘀阻肺。 治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止咳平喘之法。方药:仙茅 15g,仙灵脾15g,黄芪15g,白术20g,茯苓30g,炙甘 草10g,半夏12g,陈皮10g,地龙15g,丹参30 g,浙 贝母15g,厚朴12g,苏子12g,太子参30g,7剂,水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药2008年3月第27卷第3期 Beii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08.Vol,27,No,3 服,每日2次。嘱患者防感冒,饮食调理。二诊时,咳 喘减轻,纳增,眠差,舌脉同前,前方基础上加用夜交 藤20 g、酸枣仁20 g,再服7剂。三诊:患者咳喘已 学院西苑医院原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副主 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 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等职。1983年毕业 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医学硕士中医内科呼吸 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尤 不明显,纳佳,眠可,活动耐力亦明显增加。依前方续 服14剂后,复查肺功能:FEV 76%,FEV /FVC 78%,RV/TLC 107%。停药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参考文献 [1】 蔡柏蔷.不断深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fJ】.新医 学,20o5,36(7):376—377. 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 喘、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编写呼 吸系统疾病的书籍数部。先后培养了十名硕士研究 生。在科研工作中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十五攻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o6.57. 作者简介:何昌生,男,27岁,2005年毕业于安 关、科技部863计划、国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创新工程、北京卫生局基金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 科研课题多项 (收稿日期:2007—12—14) 徽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级中 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统招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指导老师简介:王书臣,男,63岁,中国中医科 李佩文治疗乳腺癌经验撷英 朱世杰 【摘要】李佩文教授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方面经验丰富,针对乳腺癌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分别给予补气温阳、清肝利湿、 疏肝散结、补肾养精等不同治法。本文重点总结其用药规律,详述其用药依据,并配合典型病例介绍其以中药减轻化疗不良反 应、保护肝功能、防治转移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与特色,最后介绍了一些外治方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补气温阳;清肝利湿;补血调肝;养精壮骨;内外合治;老中医经验 李佩文教授是中13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 科首席专家,从事肿瘤临床三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 乳腺癌方面经验丰富。我跟师学习已近十年,日积月 累,颇有心得,现将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中医用药经 验归纳如下。 1扶正培本。注重补气温阳 数病人白细胞在下一化疗周期前可恢复正常.且 症状好转,免疫力有所提高,从而可以完成化疗, 延长病人的无病生存期。成方多选补中益气汤加 减,常用中药有人参、党参、白术、山药、黄芪、枸杞 子、女贞子、菟丝子等。 病例1.患者,女,48岁。2005年2月因体检发现 右乳外上象限肿物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浸润性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有注重整体治 疗的传统。无论是手术切除后,还是应用放化疗, 都不可避免地会损伤机体,扶正培本治疗是中医 的治疗特色。在选择治法方药方面,李教授针对此 类病人多有乏力体虚、面白畏冷的表现,以补气温 阳为主要治法,随症加减,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促 进机体恢复。特别是对于放化疗后白细胞长期低 小叶癌,肿瘤2.5cmx2.0cmx1.5cm大小,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转移0/12, 术后行化疗两个周期。2005年3月16日初诊时情 绪不佳,面色苍白,脱发明显,乏力气短,纳呆,失眠, 大便干。李教授认为证属气血亏虚,治以温补气血, 给予生黄芪15g,甘草5g,党参10g,当归10g,白术 10g,橘皮10g,升麻10g,柴胡10g。服药7剂后,症状 减轻.坚持完成化疗。 于4x109/L的病人.在补气的同时配合补阳药,多 作者单位:100029,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