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主要工作方法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主要工作方法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主要工作方法

作者:杨东营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06期

摘要:随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高,地表和浅部矿产逐步减少。今后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展深部地质找矿。众所周知,传统的、普通的地质图是地表地质模型,这样的模型又基本上是二维的、地表的,满足不了深部地质找矿的需要,所以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

关键词:大比例尺 地质填图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c)-0120-01

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large scal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又称详细区域地质调查。一般是在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应地区,采用比例尺所进行的综合性或专门性地质调查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矿产或专题性调查和综合研究,系统地查明工作地区的地质特征,寻找矿产,研究成矿规律,圈定进一步详细普查的地段、提供矿床勘探基地,或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在矿区地质工作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其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后面的工程布置有着指导意义。野外矿区地质填图中,主要以1∶2000、1∶1000的地质图为主,下面就谈一下我们在野外的长期矿区地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1 地质剖面测量

为正确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填图单元,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开展1∶1000地质剖面测量工作。剖面线应选择在地层发育完整,基岩露头好、接触关系清楚、构造简单的地段。如果出露不全或因构造而缺失,可以选择地质内容相互衔接的若干小剖面替代。实测剖面采用半仪器法,界线点、剖面端点用SP24GPS测制坐标。

测量地质剖面要详细记录分层位置、岩性特征以及构造位置、规模、产状、蚀变等特征。相应绘制实测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确立地(岩)层层序及建立填图单元等。

剖面测制时,凡大于0.5m的地质体均准确定位并绘制在剖面图上;小于0.5m的重要矿化体、矿化蚀变带及构造均应定点详细描述,并放大表示。 2 1∶2000、1∶1000地质测量

1∶2000、1∶1000地质测量,是基本了解测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基本查明地表含矿构造带、矿化带、矿体分布范围、产状及其变化,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等的重要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手段。通过系统的1∶2000地质测量,不仅可以研究矿体的地表产状变化、古采遗迹和老窿,收集矿体、矿化体的资料,还可以发现一批新的含矿地质体或矿体,为进一步部署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2.1 填图方法

野外填图以1∶2000、1∶1000地形图作底图。以追索法为主,辅以穿越法。填图网度原则上线距20m~40m,点距10m~20m,局部地质体厚大及构造稳定的部位可适当放稀观测点密度。观察路线一般沿地层界线、构造线走向布置。观察点应布置在岩层、标志层、含矿断裂等分界线或构造线等最有意义的地方,尤其是各种界线转折处。对构造、含矿断裂、矿化蚀变带及其它重要地质体和找矿标志层,必须沿露头连续追索,详细观察、记录其出露位置、长度、产状、矿化特征和围岩蚀变等,并测制垂直走向的短剖面或露头素描图。同时,按规定间距,沿厚度方向采集连续拣块样。并注意收集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地质观察点按顺序统一编号,不得重复,采用半仪器法标绘在图上,并在实地用红油漆标注。地质图应在野外直接填制,实地连图。地质点处必须在实地认真观察和编录,严禁在室内凭记忆勾划和记录,但须根据工程揭露、岩矿鉴定和化学分析结果以及综合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确切。填图中重视矿化体、含矿层、矿体及与它们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详细观察。描述内容包括产状、厚度、岩石特征、蚀变类型、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必要时采集拣块化学样。 2.2 测量精度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千米地质观察点1∶2000不少于500个、1∶1000不少于1000个;根据矿化情况可以适当放稀或加密。单一地质体长度在图上小于1mm或构造线长度小于5mm者,以一个地质点控制,注明其方向、长、宽和产状;大于1mm或长度大于10mm者,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地质点控制。宽度小于1mm的标志层、含矿断裂、矿化蚀变带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体可在图上夸大表示。为配合1∶2000地质填图,正确划分地层层序、建立填图单元,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工作。 3 资料的综合研究整理

此项工作包括野外和室内两方面的工作,且一般应先从资料的野外中间性综合整理工作入手。

(1)中间性整理:在中间性的综合整理中,既要对各地质剖面和地质填图中获得的野外资料进行较全面的综合整理研究,还应该对已收到的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做初步计算、作图、统计、研究。通过这一阶段综合研究,形成一批中间性成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制定补充工作计划,然后进行野外加深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室内综合整理:包括对全部剖面测制及填图资料的全面整理,综合研究。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征。进而进行实际材料图的编制。 (3)编写填图总结:地质调查的最终资料整理应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各种原始资料也经过初步整理,并经主管部门组织野外验收通过,或已按验收意见完成野外补充工作,对所获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制各种成果图件,通过总结最后编写地质调查报告。 最后进行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如下。

概况: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完成实物工作量、工作方法以及质量评述。

测区地质:地层、构造、变质岩、岩浆岩、矿床。 结语: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下部工作意见。 参考文献

[1]于庆文,李超岭,张克信,等.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4.

[2]方成名,葛梦春.RGMAP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及应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3]方成名,葛梦春,李超龄,等.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J].新疆地质,2003:S1.

[4]王生志,徐大地,荆友广,等.PRB技术在矿区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中应用的几点尝试[J].化工矿产地质,2004:2.

[5]李超岭,杨东来,于庆文,等.数字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200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