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火海作文
当世界身处一片火海,年轻人读书意义何在?
51年前,耶鲁大学校长金曼·布鲁斯特(Kingman Brewster Jr.)给新生做了一场开学演讲。就像我现在正在欢迎你们来到耶鲁一样,当时,这所大学经历了非同寻常的一年。(可以与我们几个月前的经历做一些关联指美国刚刚经历的“黑人生命权”运动)
1970年5月,成千上万的人从全国各地来到纽黑文,来到耶鲁,抗议对黑豹党(黑豹党,英文名Black Panther Party,一个由非裔美国人组成的黑人政党,其宗旨是为了促进美国黑人的民权)领导人Bobby Seale和Ericka Huggins被控谋杀罪的审判。
甚至有人预计,抗议活动可能会演变为暴力运动,伤亡不可避免。数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National Guard troops)提前紧急部署到纽黑文,临阵待命。
幸运的是,千钧一发时刻,理智(Reason)占了上风。抗议活动基本上比较温和,没有人严重受伤,更没有死亡发生。尽管如此,耶鲁校园仍不平静。那时,越南战争在东南亚肆虐,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新旧更迭,似明似暗。在这样的晃动中,许多人开始担心耶鲁大学的未来。身处瞬息万变、未知明日的境况里,学生们也开始看不清一所大学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回望当下,我有着和1970年代布鲁斯特校长一样的感受。彼时,看着台下聚集的大一新生,布鲁斯特校长打心眼里理解他们,体量他们的焦虑,洞察他们对耶鲁生活及未来毕业进入社会的迷茫。
然而,在他的演讲中,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些困惑,而只是要求学生们去学习,去图书馆,写论文,做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好好去“成为”一名学生(to be students)。
他提出了一个盘旋在学生心头,久久无法解答的问题,“当世界身处一片火海(on fire),又让在火海中的这群人(patient)读书求学的动力何在?”
无论从字面上,还是隐喻上来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似乎再次深陷一片火海(on fire)。美国正处于9.11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我们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搏斗。这次全球疫情或将成为我们生命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或许也是一些个人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但这还不是全部。今年夏天,我们目睹了全球多处可怕的野火、干旱和洪水灾害。你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亲身经历了这些气候灾难。不仅仅是气候变化,还有种族主义、极端主义、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这些复杂的挑战,都在呼吁人类采取紧急和协调一致的行动。世界身处一片火海。此情此景,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追问,当下年轻人读书的意义何在?年轻人又该如何静下心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