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阮中宝 任 寅 王叶宝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MPG灌注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动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ly 2017, 6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and the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Results: the TMPG perfu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kinetic energy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Conclusion: tirofiban h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The effect of eje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very remarkable, the symptoms are improv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improved,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words:tirofiban hydrochlorid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为典型的危急重症,该疾病的产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体中出现冠状动脉血管破裂,血小板会出现凝集,进而形成血栓,使得冠状动脉阻塞,导致患者产生缺血、缺氧症状,心肌细胞坏死,心脏功能降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1];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在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选用[2]。本文为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特对比心血管介入治疗与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为(57.13±1.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6-73岁,平均年龄为(57.17±1.3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器官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排除神经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在实施介入治疗之前,为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115)、阿司匹林片(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0321),剂量控制为300mg,口服;
对照组为心血管介入治疗,为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救治计划,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70U/kg的肝素进行鞘管内动脉推注操作,术后为患者应用5000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连续治疗5d。
观察组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在术中为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165),静脉推注,剂量控制为15μg/kg,术后的36h内,为患者微量的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泵入的速度控制为0.15μg/(kg·min)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心肌)TMPG灌注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情况。TMPG等级分为0-3级,当患者实施心肌灌注的效果不明显时,表示为0级;当患者的造影剂不能经微血管排出时,表示为1级;当患者的造影剂进入到微血管比较延迟时,表示为2级;当患者的造影剂能正常的进出患者的微血管时,表示为3级[4]。血小板活化动能[5]: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率、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阳性率、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阳性率。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用(x±s)来表明计量资料,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P值<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MPG灌注情况
观察组的TMPG灌注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情况(
x±s,%)
项目
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率阳性率阳性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6.78±1.421.62±0.217.21±2.351.71±0.3221.91±6.0211.42±4.51对照组(n=30)6.82±1.413.74±1.567.23±2.312.73±1.3422.02±5.9216.85±5.72
t值P值
0.5623>0.05
5.5124<0.05
0.5416>0.05
5.4124<0.05
0.5415>0.05
5.4275<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最为临床上典型的心血管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和身体素质严重降低,极易产生病原菌感染,对患者心脏功能产生负面作用,出现心脏功能降低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6]。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发现该疾病难以治愈,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家庭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同时,该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这与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低下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患病后,稍微处理不善,会导致患者受到病原菌感染,形成各类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当患上该疾病后,应给予患者加强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产生感染的可能性[7]。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实施,能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极易造成血栓破裂或脱落,进而造成远端血管出现阻塞症状,再灌注血流变得极为缓慢,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单纯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疗效不甚理想,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为血小板膜糖蛋白,能阻断血小板聚集,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血管血流,与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显著[8]。本文中,通过对比心血管介入治疗与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发现,观察组的TMPG灌注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动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单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的联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优先选用。
综上所述,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值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海波.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
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55-156.
[2] 张同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9):44-45.
[3] 楚艳贞.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表1 两组TMPG灌注情况(n,%)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173-174.
[4] 左祖文,谭剑炼.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项目例数TMPG1级TMPG2级TMPG3级
无/慢复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0):1359-观察组300(0.00)1(3.33)29(96.67)1362.
[5] 赵宇新,陈国秀,边容,等.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对照组303(10.00)4(13.33)23(76.67)
梗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5):456-459.
χ2值4.62355.41525.6854[6] 郝翠平.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与
安全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7,21(6):1117-1119.
P值<0.05<0.05<0.05
[7] 肖立运.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干预相关
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895-1897.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情况
[8] 许研,李金秀.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介入治疗中价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活化动能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
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3):306-308.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动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0.05)。见表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