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影月报艺坛 本体艺术的完美展现和姊妹艺术的适度借鉴 ——木偶剧《胡桃夹子》导演随笔 ■方林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扬州I杖头木 偶艺术.经过数代木偶艺术前辈的艰辛努力,创造了一 次次的辉煌.从传统的京剧走向京歌逐步走向以儿童为 主要受众群的儿童剧。但不管演出的形式如何发展转 变。作为本体艺术的杖头木偶这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直在进行着很好的传承,从老一辈木偶艺术家传承下 来的精湛的木偶操纵表演技艺至今被业内的同行们学 习借鉴,也得到了国际国内木偶权威人士的认可。 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作为专业艺术表演 团体,是墨守成规地进行传承.还是与时俱进地进行迎 合需求的创新?作为一个导演,职责要求他必须进行大 胆创新,要在充分展示本体艺术的前提下、在传承传统 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完 全丧失了本体艺术的表演风格,让喜爱传统艺术的观众 们不知道欣赏的是什么形式的演出。 固然。借鉴、吸收姊妹艺术的艺术形式会丰富本体 艺术,在传承的同时会得到很好的创新,在我们近年来 推出的大型剧目中也有成功的先例。世界经典名著《白 雪公主》曾经被国内的许多剧(院)团重新演绎,但自雪 公主和她的小伙伴七个小矮人的身高成为真人剧团无 法逾越的障碍.让真人剧团的演员们练就矮子功扮演小 矮人,恰似武大郎一般。而我们排演的大型人偶剧《白雪 公主》在继承传统木偶表演形式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 借鉴了真人戏剧的表演形式。美丽的王后在华丽的王宫 翩翩起舞,而当白雪公主来到七个小矮人的小木屋时, 我们在真人舞台上搭起一个一定高度的、与剧情吻合的 场景舞台,让真人白雪公主站在新搭的舞台上,而操纵 七个小矮人木偶的演员则隐藏在新搭的舞台下面,坐着 滑轮凳子操纵木偶,与真人白雪公主形成了身高的反 差,人与偶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与协调,不但得到 了业内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少儿观众和家长们的 喜爱.这是一个在尊重本体艺术的同时做出的成功尝 试,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纵观当下,许多剧院团由于文化的改革,首先 要解决的是备院团的自我生存问题。在儿童演出市场相 对活跃的情况下,新编新创的儿童剧目层出不穷,独具 匠心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我们的木偶瓣台。解开了木偶表 演那层神秘的面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为了遮挡演员的 挡板这堵墙,人偶同台表演、戴着大头套的偶型剧的表 演在业内的许多木{fill(院)团体中常有上演,从市场娱 乐的角度欣赏无可厚非,但若从专业的艺术水准来看似 乎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品味。 2013年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创排了大型木偶剧《胡 桃夹子》,这是根据柴可夫斯基的同名经典芭蕾舞剧改 编的木偶剧,剧作者是看好杖头木偶这个艺术表现形式 而进行移植改编的,讲述的是欧NJ L童克拉拉得到圣诞 礼物后,在美丽的梦境中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体现了 她善良、美好、乐于助人的人物个性,用杖头木偶这种表 现形式演绎这个如梦似幻的儿童故事恰如其分。 我和外请导演组成联合创作团队,在整体的大结 构上由外请导演拿出方案.影视手法、真人芭蕾、软体 偶、布袋偶的综合运用,丰富了我们的杖头木偶舞台, 由于形式的新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市场的运作 和参加各类赛事,从观众的反馈和专家的建设性意见 中我们也感觉到了该剧的情节、表现形式诸方面还有 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为一个新创作的大型儿童剧 目.观众的反馈和专家的论证是给该戏做最后定位的 最好良方。 经过各界专家的多次论证,我承担了该戏进一 步修改加工的导演工作,前后半年时间做了两次大幅度 的调整。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剧作者的意图,让观众更 多地看到我们杖头木偶本体艺术的展现。开场段落中我 采用了内外景切换表演的手法,欧洲圣诞傍晚时分,城 堡外落雪纷纷,一群欧NJ L童(木偶)在快乐的滑雪,灯 光切换为欧式客厅,一群圣诞娃娃(木偶)在跳着欢快地 舞蹈喜迎圣诞,魔术师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和快乐,人和 偶的交替运用让观众一开场就进入到了木偶的观赏氛 围中。进入梦境后,为了让观众能看到演员细致的表演, 我把原先让演员拿着木偶蹲在舞台地面上表演改为在 一定的舞台高度上表演,减少了软体偶,增加了杖头偶, 既了演员,义让观众完全看真看切。为了使故事情 节更加地充满悬念,在克拉拉和胡桃夹子送多多回家乡 的途中我重新设计了让仙鹤带领小伙伴们跋涉千山万 水.微型小木偶走上残崖断壁的独木桥的特技桥段,当 小多多害怕地走到独木桥中间时,桥体滑转,多多命悬 一线.增加了险庸,增添了趣味。也更多的展现了杖头木 偶的特技技巧。这样的调整在全剧中有许多的环节,可 以说是性的,修改过的版本在首届国际木偶艺术节 上获得了“最佳剧目奖”,为了参加今年在上海举办的 “白玉兰”奖暨国际木偶大赛,我对剧中一段经典的双人 芭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创新。之前的版本只是两个演 员拿着木偶以人偶同台表演的形式完成一段芭蕾舞蹈, 艺坛剧影月报 话剧语言技巧的重要性 ●崔钟 所谓“话剧”.简单的说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剧情的 力。反之,那些不重视台词技巧的掌握与基本功训炼的 艺术形式。演员更是需要用台词作为依据,把编剧写 演员,在上了舞台后,经常会出现声嘶力竭,口齿不清 在纸上的文字,通过自己在音色、语调、节奏等方面的 的现象,台词处理逻辑混乱,用千篇一律的语调和一威 处理,从而刻画出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用以展示剧 不变的音色说着内心空虚的台词,最终给所饰演的角 情。话剧台词一般包括对白、旁白和独自。对白,是剧 色大打折扣,直接影Ⅱ向了演出效果。由此可见,一个人 本中角色之间的相互对话,也是话剧台词的主要形 在生活中会说话,并不等于在舞台上能说好台词,因为 式。独自,是角色独自说出的台词,是把人物的内心情 舞台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生活语 感和思想活动直接诉说传递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 言是自己说的话,是一种自然形态的语言,随意I生很 旁白,是一种独特的台词形式,可以是角色用第一人 强。舞台语言是人物说的话,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 称回忆过去或展开情节的主观性自述,也可以是编剧 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它是编剧逐字逐句经过推敲和 对故事的背景及原委。或对人物事件直接议论和抒情 润色后固定下来的人物语言,演员不能随意更改,同时 的叙述说明。话剧不像小说,不能由读者自己解读作 因为舞台时间的。不能任意重复。最重要的是,在 者的叙述,只能依靠角色自身的行动和语言向观众说 舞台这个特定空间,演员需要将舞台语言清晰、动听、 明一切内容。而塑造完整、准确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以 并极富感染力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这背后是一个艰 此推动剧情的发展,表达正确的主题思想,是台词处 苦的艺术加工再创造的过程,绝对不是把台词背下来, 理的最终目的,因此台词是话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 用普通话说出来这么简单。可以说,台词作为话剧表演 的语言手段。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无以复加的,其难度也是 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交流工具,在话剧的构成 相当高的。 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会说普 话剧的台词类似于戏曲舞台上的念白,在戏曲的 通话、音色好听、嗓音洪亮就能演话剧。这些人中甚至 “唱、念、做、打”四中,念功是最难掌握的。在梨园 有相当一部分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重表演,轻台 行中,一直流传着“千斤念白四两唱”的说法。以前的老 词,更多是用表象的行为塑造人物,却忘记了表演既包 人,把看戏称作听戏.这足以说明念功与唱功的分量。 括了形体动作,眼神和表情,叉包括了语言动作,而这 话剧也是如此,真正的行家可以只靠聆听台词,就能辨 些外在的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又都是靠心里动作来指 别出演员的优劣。我就目睹过一位我国杰出I句『话剧导 使的,它们缺一不可。事实上,用表象行为作为表现形 演,在排练过程中一直闭着眼睛,单靠感受演员台词中 式的只有哑剧和舞蹈,而它们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受到 的喜怒哀乐.就指出了演员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 局限的。即便是电影初期的默片,也是要通过字幕来说 这足以说明台词的魅力和作用有多么大。而现在,相当 明人物语言的。一位优秀的话剧演员,绝对是有着扎实 多的话剧演员从事着影视演员}向工作。久而久之,在台 的台词基本功。同时具备着强大的舞台语言艺术感染 词的处理上就出现了混淆。最经常见到的是,拍摄影视 总感觉不过瘾,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考虑的多种方 工作中做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当本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案都不能很好地表现,最终决定借鉴黑幕戏的表演手 不能完美地体现创作意图的情形下,适度地借鉴姊妹 法,在舞台前区设有一个小型的舞台,在特殊灯光的映 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得这出戏更加的精彩完美,才是一 衬下,花团锦簇中,三个演员操纵一个木偶,完美地展 个明智的选择,要让姊妹艺术附着于本体艺术而不是 现这一段非常优美的芭蕾表演。该戏还有很大的提升 凌驾于本体艺术之上。恰如其分的展现杖头木偶的技 和调整的空间,作为剧团导演,更多地展现本体艺术, 艺技巧和恰到好处的借鉴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是我们 是对杖头木偶这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更好传承 应当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的艺术表现形 的职责和义务。 式在创新的同时得到更好的传承,才能在受到市场欢 我认为,作为一部戏的导演,在决定执导一部作品 迎的同时又能不断地将其打造成具有艺术品位的精品 是否适合这个剧种IIIII的基础上,应当在前期【 案头 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