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思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思考

作者:成友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3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合作学习与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意识;培养方式

随着新课标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方式直接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提高其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介于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又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成为可能。 一、创设情境,开辟合作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便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而教师就要创设让学生产生合作需要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有时候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某位教师教学一节一年级数学活动课,课前教师先发给每位学生6个小方木块。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个图,问学生这个图是用几个方木块搭成的,学生经过讨论和动手摆一摆,知道由4个方木块搭成。教师又出示一个图,问:“搭成这个图的形状需要几个小木块呢?请小朋友摆一摆再告诉老师好吗?”学生饶有兴趣地动手摆起来。过了一会儿,学生抢着说:“老师,搭这个形状,我的小木块不够。”“那怎么办呢?”教师继续引导,有位学生说:“同桌的借给我就可以了。”“不行。”他的同桌站起来嚷道:“借给你,我就更少了,不借。”“自己的木块不够,又不能向别人借,那怎么办呢?”教师仍不慌不忙地问,“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了,如果把我和同桌两人的小木块全起来,一起搭,一起数,不就行了吗?”“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这位小朋友真聪明,想出来的办法真好。”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这一环节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做游戏、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师及时参与,给予点拨与指导

可以说,在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小组合作已得到了众多教师与专家的肯定与极力践行。但笔者也在不少数学课堂上发现了诸多与新课改精神相悖的问题。譬如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教师就轻松了、了,这种观念实在是错上加错。某种程度上,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付出更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如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前准备一种模式自己讲到底就可以了,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于各种不同的课堂进程做出预设,并做好应对方案,此外还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及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还有对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整合等,以备课堂进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不时之需。比如在讲授《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就发现有两个同学对于讲台上的粉笔盒产生了争论,有的说正面看是长方形,所以是长方体,有的说侧面看正方形,所以应该是正方体。从他们的争论中,我发现了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还是存在误区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并使此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不少启示,就是小组合作较之于传统课堂,其优势就在于在教师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理解上的误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主观认定,它更客观,更有针对性。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实践中提升合作能力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合作的实践性数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这个单元中的《美妙的“杯琴”》数学实践课时,教师可让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一起完成准备工作,自主进行设计。有的组将一些常用容器如水桶、碗、玻璃杯若干准备好,将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每个同学都拿着筷子敲击盛着水的容器,可以采用一起敲或轮流敲的形式,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组准备的全是玻璃杯,每个杯子里的水不同,并按照杯中水的多少,排成一排,然后进行敲击,就会听到有规律的不同的敲击声。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自己商量决定活动设计的方案,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通过这样的不断合作实践,学生的合作能力就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活动时,随时关注全班各组的学习动态,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合作,及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启发,确保数学合作实践活动稳步有序地进行。 四、合作学习与自主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开放学生的交往潜能,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应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但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合作学习与自主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既要为学生留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合作学习提供平台和机会。同样以《圆柱体的侧面积》为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寻找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然后在合作小组中进行交流,分析比较,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最佳算法是底面周长乘以高,为了对这样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需要学生进行的学习,在不同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中掌握这样的方法。 五、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好好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地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志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0,(11):8-9. [2]牛德福.如何培养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意识[J].成才之路,2011,(20):18. [3]刘学辉.浅淡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合作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4.

[4]刘霞.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体育报,2010.

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