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
芦宝英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本文从两个角度谈了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首先从文化和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谈,然后把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放在整个社会大众文化背景下加以认识,初步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产业性、选择性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涉及了它们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环境;大众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4)02-0065-03
中国的旅游发展二十多年来,可以说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旅游理论的研究中,单独把旅游文化、旅游环境作为两大独立范畴进行研究的情况近几年中有所增加,这对我们深入细致的探讨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两方面的发展无疑大有裨益。但也应看到,在现实情况下,旅游文化是不能独立存在于其周围环境的。所以,把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两方面联系起来研究,或许会对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旅游的本质有所帮助。
一、从文化和环境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
(一)虽然我们明白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有其自身的
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3〕
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系统为
中心,影响其产生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总
〔2〕21体。”从马波老师下的旅游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对整个
()
旅游系统的划分也是以“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人为媒介的。如果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旅游进行系统分类,整个旅游系统就可以被简化为:旅游者的心理和旅游经营者的心理。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旅游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这里仅仅被当作进行旅游服务的、能否满足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彼此需求的一种条件。具体说就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存着与之相适应的外在行为表现,当外在行为表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旅游的人文环境。当然,纯粹没有烙上人的痕迹的旅游自然环境越来越少,因为现代旅游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其巨大的时代。
(二)以前,在文化和环境关系的研究方法上出现过三种趋
特点,不完全是文化和环境关系的翻版,但显然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应属于是文化和环境关系这一母系统中派生出的一个子系统,如果我们抛开母系统单个来探讨子系统,就不可能真正发现子系统从母体里生来就带来的许多遗传特征,从主观上就限制了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认识范围。
什么是文化呢?在我国一般指某些具体的精神类活动和成果,具体含义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信念和知觉,价值观和准则、习俗和行为认识、判断、价值观、以及适当的行为方式构
〔1〕
成一组包含在文化概念的特征。”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
势:“一种是环境被认为强有力的决定、制和影响行为和文化的过程,属于环境决定论。另一种是人定胜天论,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一切环境。第三种研究方法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由互相依赖的事物构成的网络和格局中,文化与环境两个变因相互
〔1〕4
影响,较少关心建立严格的因果关系。”而在旅游文化和旅
()
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或者说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因此,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
〔2〕15
化而变化。从以上定义可知,环境是随中心事物可大可小
()
游环境的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是引起文化和环境改变的动量。旅游者消费的需求和心理以及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本质上都是精神文化活动,这些精神文化活动都是他们从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角色差异而造成的。因此,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研究不能从谁决定谁的角度来看,应跳出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圈子,从创造和改变它们关系的旅游者与
的。过去,人们谈文化和环境的关系时基本上是以“人”为媒介的,因为,文化和环境归根结底是由人创造的,人的行为在时间上创造了文化,在空间上创造了环境。什么是旅游文化呢?“它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
收稿日期:2003-10-30
作者简介:芦宝英(1973-),女,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主要从事旅游文化研究。
66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2期
旅游经营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似乎相对容易些。
另外,过去人们对文化和环境关系的探讨似乎也多集中在
1〕9
以下三个方面:〔
()
化的基础上,造成旅游环境容量和质量的日益恶化。崔凤军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自然性的生态破坏,往往是由于旅客的流量的激增,致使旅游景点的实际接待超出了它的承
〔5〕载力,这表现为一种被动性的关系。”而文化性的破坏主要源
1、不同的文化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待物质环境。2、文化价值观是否会影响人们如何观察环境?抑或文化因
素与环境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
3、环境的要求怎么会有时候影响文化,而在别的时候文化
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主动参与,如古代旅游者不需要花钱就可以观赏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他们旅游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花钱买精神放松或显示经济实力、社会地位,而是为了达到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另外,古代旅游的人数少,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微不足道,既使造成了一点点环境的污染,也会通过大
〔5〕自然自身的净化能力将其消化。现代旅游必需付费,一些旅游
的影响似乎又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为?
笔者认为: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也应存在着一些类似的情况,即最初的旅游环境尤其是物质环境怎样要求和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旅游文化价值观又是如何影响旅游环境的?旅游者的哪些行为方式对旅游有破坏作用,哪些会改善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的发生时期,一些物质环境特别是现代交通条件的极大发展(以飞机用于民用为标志)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是现代意义旅游出现的必备条件。这种物质环境起先决定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使现代旅游印上了工业化时代环境下的文化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和经验逐渐丰富,又由于现代旅游在货币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在此过程中,现代旅游的价值观也开始逐渐发展与定型,使旅游文化进入了全面上升阶段,并且显然深深带上了这一时期大众文化的印迹。
二、大众文化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关系的影响
现代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显著的特点是公众的广泛参与。现代旅游是一种不同于古代只有少数群体参与的而是作为群体性的、普遍开展的、被旅游界人士称为大众旅游的活动形式。这种旅游形式恰恰出现在工业时期,正处在文化由庙堂到广场的社会角色的转变,既大众文化的社会共享时期。由此可见,现代旅游文化无疑脱胎于现代大众文化,而这种大众文化必将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影响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
(一)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产业性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
者就认为只要花钱就一定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旅游,因此,一些旅游者为满足个人低级趣味,在旅游的幌子下违法违纪;一些热点旅游景区尽管在旅游旺季时一再提高门票价格,但挡不住人们花钱的热情,人流一再冲破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再者,过去旅游不成为独立的产业,也没有专门的旅游经营者,旅游资源没有专人开发,一般保存原生状态,不存在旅游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而现在,旅游存在着无限的商机、商业利润,旅游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甚至进行掠夺性开发,同时大搞粗放型经营管理,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迅速破坏了旅游生态环境的质量。
(二)大众文化的选择性导致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内涵丰
富、外延扩大
在文化中,人对具体环境的感觉和认识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在心理范围内来解释环境的,在描述环境时也是有选择性
1〕1的,〔这种文化对环境选择现象在旅游中是比较常见。拿旅游
()
者来说,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个体差异对旅游环境的认识不同。如一个在外国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外国游客不一定能区分或觉察中国旅游资源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些人文景观并不一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而我们忽视的一些真实的日常生活方式、习俗恰恰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实现不同旅游者不同的需求的选择的机会相应增多,当旅游者的个体选择得以实现的机会越大时,个体选择就越发展,旅游者的审美感受越呈现多层次性。因此,对整个旅游而言,旅游内容的种类增多,旅游文化也就丰富了,能成为旅游资源的东西的就越多,旅游环境的容量也就随之扩大了。如,以前一提旅游资源,一些人就把它等同于有具体形象的实物。而现在如优质的旅游服务态度,安定健康的社会环境,能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容量从景区容量扩大到只要可供旅游开发的和旅游相关的社会容量。又如旅游需求个性化选择促使许多新的专项旅游项目产生,如,像现代的登山、漂流、环球等探险旅游就逐渐受个性时代化很强的旅游者喜爱,这些新的旅游项目承载了新的旅游文化信息,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
(三)从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看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的发展
影响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
〔4〕
济社会的产物。”这与旅游文化最初被当成是一种纯粹的消费
文化,后又多从经济角度出发来研究旅游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从生产消费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生产目的与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似,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是大众文化生产的原动
〔4〕力。”大众文化生产的原动力同样也是旅游经营者生产旅游产
品的原动力。如许多旅游经营者只加工制造大批量、商业利润大、成本低的统一的规范化旅游服务产品,成本高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因考虑到成本承受力只是口头上倡导倡导。而且,无论他们如何改变经营结构,从旅游资产经营权的国有到集团控股和外资的介入,旅游经营者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变的。以上是大众文化商业性、产业性在旅游中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了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的观念,使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行为和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都建立在经济效益最大
趋势
1、文化可以物化、物体可以文化化,这是大众文化的一大
2004年2期 芦宝英:对旅游文化和旅游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
67
特色。它打破了艺术不创造价值的古典经济学的成规。文化可以被批量生产为文化产品,而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再是只注意实用功能,人们更多的关注它们的艺术功能。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要。在此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预言,未来经济学将让位于文化心理学。不管这些论述精确与否,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化作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已为世人关注。在这一趋势下,人们认识到旅游要想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必须以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培育发展旅游文化的沃土,例如:很多旅游资源在开发时不只讲究物体的实用性,而更讲究在实物中反映人们的文化理念。具体到旅游者来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旅游经营者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所以只有深挖文化的内涵,旅游才有新的利润增长点。
2、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今天,全球兴起了保护自己
游的发展中,即在满足当前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维持将来的发展机会。旅游者对他们自身可能对自然和文化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已逐渐有所了解,并且在做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会更加认真地考察当地的旅游开放情况,特别是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情况,这使得旅游经营者的压力不断增大,促使他们在开发经营旅游时必须先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客观上改善了旅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骆林生译,等.文化与环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2〕王湘.旅游环境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37.〔4〕孙长军.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J〕.文化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2,(3):31-36.
〔5〕周振东.旅游业不是“无烟工业”———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再认识〔J〕.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2,(1):55-58.
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因此,注重可持续发展,自然成了大众文化的又一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的观念与行为产生了质疑,开始把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引入到旅AttemptatRelationshipofTourismCultureandTourismEnvironment
LUBao2ying
(DepartmentofHistoryandTourism,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68,China)
Abstract:Thepaperexplorestherelationshipoftourismcultureandtourismenvironmentfromtwoperspectives.Beginningwithrelationshipofcultureandtourism,thenintegratingtherelationshipoftourismcultureandtourismenvironmentintothewholeso2cialmass-culturalbackground.Involvedthreefactorsofcommercial,selectionandtrendofmass-culture,whichinfluencetherelationshipoftourismcultureandtourismenvironment.
Keywords:Culture;environment;mass-culture;tourismculture;tourismenviron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