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意榕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2304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1.13

(21)申请号 201510617071.0(22)申请日 2015.09.25

(71)申请人马龙县兴裕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655106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纳章镇代

坞村(72)发明人唐朝辉

(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戎加富(51)Int.Cl.

A01H 4/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作为外植体,洗净消毒后,利用诱导剂对创面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其创面就会萌发出新芽,在对新芽用营养液进行生根培养和炼苗。本发明过对诱导组织培养,可以产生大量的种苗,一块块茎可以增加4~5倍的出苗量,其出苗率可达到98%以上,从块茎到丛生苗,只需要5~6个月,丛生苗生长旺盛,一般丛生苗的成活率可达到99%以上,不仅大大的缩短了培育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扩繁速度,而且为黄精的商品化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可行的生产技术线路,也为野生黄精的资源利用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易于推广使用。 C N 1 0 5 2 3 0 4 8 4 A CN 10523048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表面光滑、个头大、当年生且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先洗掉

黄精块茎上的泥土,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最后再放入碘伏中浸泡3~5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2~4遍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组织诱导:将步骤

中消毒处理后的黄精茎块,切成只保留有一个顶芽的茎段,然

后在茎段的结节上侧茎根呈圆盘状的凹入处切有一个8~12×8~12mm的创面,并用滴管

将2.5~3.5ml 浓度为1~1.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滴在创面上,滴完后用2.5~3g的草木灰盖住创面,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放置15~20天后创面会有小芽萌动,此时用滴管将2~2.5ml浓度为0.5~1mg/L的赤霉素滴在有小芽萌动的创面上,继续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0~30天后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新芽;

生根培养:对步骤

中所述创面上产生的新芽,每天用营养液浇施3~4次,诱导其

生根,所述营养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850~950mg/L、硝酸铵700~900mg/L、磷酸二氢钾900~1000mg/L、无水氯化钙1.5~3mg/L,硫酸镁2~2.5mg/L,浇施15~20天后,

新芽即可发育成10cm以上的丛生苗;

炼苗:将丛生苗移栽至苗床,炼苗40~60天后,待黄精小苗稳定后即可进行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中所述营养

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900mg/L、硝酸铵800mg/L、磷酸二氢钾960mg/L、无水氯化钙

2mg/L,硫酸镁2.2mg/L。

2

CN 105230484 A

说 明 书

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药用的黄精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大黄精,分布在云贵高原的滇黄精和长江以南的多花黄精三种。黄精中主要含有多糖、聚糖、黄酮、木质素、生物碱和氨基酸等物质,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抗氧化、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力、降脂、降糖、或抑制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动化、提高学习记忆与再线能力、抗炎、抗病毒等功效,对身体十分有益,黄精的根茎形状如山芋,可以生吃和炖服,既能充饥,又有保健作用。目前,随着黄精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越来被人们认识,黄精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致使野生黄精的量急剧减少,导致其资源枯竭加速,采集到的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需求,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同时,现有的野生黄精很难找到,使得黄精的价格也随之水涨床高,这就刺激了人工规模化种植黄精的积极性。近年来,人工规模化黄精,其黄精种植苗的主要来源大致有块茎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繁殖的种苗一般需要6年时间才能采挖,大大的增加了种植时间和种植成本,种植户的收益见效慢,适用性不强,而无性繁殖的成本比种子繁殖的成本更高没有可操作性,所以,现在黄精的规模化种植中,一般都采用块茎繁殖的方式,该繁殖方法能减少种植周期,一般3年就可以采挖,但是在用块茎繁殖的过程中,块茎上的芽点是有限的,其成苗量较少,种植后的质量不稳定、繁殖倍数低的问题成了人工规模化中的发展瓶颈。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技术稳定、能有效保证黄精优良性状的快速繁殖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0002]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周

期短、繁殖系数高、技术稳定、能有效保证黄精优良性状的快速繁殖方法。[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3]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表面光滑、个头大、当年生且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先洗掉

黄精块茎上的泥土,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最后再放入碘伏中浸泡3~5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2~4遍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组织诱导:将步骤

中消毒处理后的黄精茎块,切成只保留有一个顶芽的茎段,然

后在茎段的结节上侧茎根呈圆盘状的凹入处切有一个8~12×8~12mm的创面,并用滴管

将2.5~3.5ml 浓度为1~1.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滴在创面上,滴完后用2.5~3g的草木灰盖住创面,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放置15~20天后创面会有小芽萌动,此时用滴管将2~2.5ml浓度为0.5~1mg/L的赤霉素滴在小芽萌动的创面上,继续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培养

3

CN 105230484 A

说 明 书

2/4页

20~30天后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新芽;

生根培养:对步骤

中所述创面上产生的新芽,每天用营养液浇施3~4次,诱导其

生根,所述营养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850~950mg/L、硝酸铵700~900mg/L、磷酸二氢钾900~1000mg/L、无水氯化钙1.5~3mg/L,硫酸镁2~2.5mg/L,浇施15~20天后,新芽即可发育成10cm以上的丛生苗;

炼苗:将丛生苗移栽至苗床,炼苗40~60天后,待黄精小苗稳定后即可进行移栽。

本发明采用采用块茎作为材料,因其块茎上的胚芽分生组织发达,分生能力强,在

诱导剂的作用下,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且诱导剂的取材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通过对诱导组织培养,可以产生大量的种苗,一块块茎可以增加4~5倍的出苗量,其出苗率可达到98%以上,从块茎到丛生苗,只需要5~6个月,丛生苗生长旺盛,一般丛生苗的成活率可达到99%以上,不仅大大的缩短了培育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扩繁组度,而且为黄精的商品化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可行的生产技术线路,也为野生黄精的资源利用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易于推广使用。

[0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07]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表面光滑、个头大、当年生且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先洗掉

黄精块茎上的泥土,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3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75%的

酒精擦拭消毒,最后再放入碘伏中浸泡4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2~4遍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组织诱导:将步骤

中消毒处理后的黄精茎块,切成只保留有一个顶芽的茎段,然

后在茎段的结节上侧茎根呈圆盘状的凹入处切有一个8×8mm的创面,并用滴管将2.5ml

浓度为1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滴在创面上,滴完后用2.5的草木灰盖住创面,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放置15天后创面会有小芽萌动,此时用滴管将2ml浓度为0.5mg/L的赤霉素滴在小芽萌动的创面上,继续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0天后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新芽;

生根培养:对步骤

中所述创面上产生的新芽,每天用营养液浇施3次,诱导其生

根,所述营养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850mg/L、硝酸铵700mg/L、磷酸二氢钾900mg/L、无水氯化钙1.5mg/L,硫酸镁2mg/L,浇施15~20天后,新芽即可发育成10cm以上的丛生苗;

炼苗:将丛生苗移栽至苗床,炼苗40~60天后,待黄精小苗稳定后即可进行移栽。

采用本实施例1的方法所培养块茎,从愈伤组织到小芽培养,35天后即可长出新

芽,其出苗率为98.6%,出苗量相比传统的块茎繁殖提高了4~5倍,经繁殖后的丛生苗茎粗壮、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有92.3%的丛生苗都会长出数量不等的根,且经过15天可以长到10cm以上的高度。

[0008]

4

CN 105230484 A[0009]

说 明 书

3/4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表面光滑、个头大、当年生且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先洗掉

黄精块茎上的泥土,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4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75%的

酒精擦拭消毒,最后再放入碘伏中浸泡5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2~4遍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组织诱导:将步骤

中消毒处理后的黄精茎块,切成只保留有一个顶芽的茎段,然

后在茎段的结节上侧茎根呈圆盘状的凹入处切有一个10×10mm的创面,并用滴管将3ml

浓度为1.2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滴在创面上,滴完后用2.8g的草木灰盖住创面,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放置18天后创面会有小芽萌动,此时用滴管将2.2ml浓度为0.8mg/L的赤霉素滴在小芽萌动的创面上,继续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5天后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新芽;

生根培养:对步骤

中所述创面上产生的新芽,每天用营养液浇施4次,诱导其生

根,所述营养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900mg/L、硝酸铵800mg/L、磷酸二氢钾960mg/L、无水氯化钙2g/L,硫酸镁2.2mg/L,浇施15~20天后,新芽即可发育成10cm以上的丛生苗;

炼苗:将丛生苗移栽至苗床,炼苗40~60天后,待黄精小苗稳定后即可进行移栽。

采用本实施例2的方法所培养块茎,从愈伤组织到小芽培养,43天后即可长出新

芽,其出苗率为99.1%,出苗量相比传统的块茎繁殖提高了4~5倍,经繁殖后的丛生苗茎粗壮、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有94.3%的丛生苗都会长出数量不等的根,且经过15天可以长到10cm以上的高度。[00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0]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表面光滑、个头大、当年生且带有隐藏芽点的黄精块茎,先洗掉

黄精块茎上的泥土,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75%的

酒精擦拭消毒,最后再放入碘伏中浸泡3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2~4遍后用无菌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组织诱导:将步骤

中消毒处理后的黄精茎块,切成只保留有一个顶芽的茎段,然

后在茎段的结节上侧茎根呈圆盘状的凹入处切有一个12×12mm的创面,并用滴管将3.5ml

浓度为1.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滴在创面上,滴完后用3g的草木灰盖住创面,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放置20天后创面会有小芽萌动,此时用滴管将2.5ml浓度为1mg/L的赤霉素滴在小芽萌动的创面上,继续放置在温度为25~28℃,湿度在60%以上的弱光环境中,培养30天后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新芽;

生根培养:对步骤

中所述创面上产生的新芽,每天用营养液浇施4次,诱导其生

根,所述营养液中各溶质的浓度为硝酸钾950mg/L、硝酸铵900mg/L、磷酸二氢钾1000mg/L、无水氯化钙3mg/L,硫酸镁2.5mg/L,营养液为将各溶质溶解在水中后制作而成,浇施营养液15~20天后,新芽即可发育成10cm以上的丛生苗;

5

CN 105230484 A

说 明 书

4/4页

炼苗:将丛生苗移栽至苗床,炼苗40~60天后,待黄精小苗稳定后即可进行移栽。

采用本实施例3的方法所培养块茎,从愈伤组织到小芽培养,50天后即可长出新芽,其出苗率为98.1%,出苗量相比传统的块茎繁殖提高了4~5倍,经繁殖后的丛生苗茎粗壮、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有93.7%的丛生苗都会长出数量不等的根,且经过15天可以长到10cm以上的高度。

[001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