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巨镜中华镜王 一~宋代龟鹤人物铭文大铜镜解读 文/图魏传来 1.笔者与著名专家、国家 博物馆孙可让研究员(右) 在赏大铜镜 2.笔者在山东卫视 讲解大铜镜 3.原淄川区副区长 司继长先生 在欣赏大铜镜 4.淄川文物局局长 淄川博物馆馆长 蔺开庆在欣赏大铜镜 5.著名鉴赏家 贾军阁先生 在鉴赏大铜镜 在山东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展藏着一面距 今千余年的宋代龟鹤人物铭文巨型大铜镜,铜镜 直径50厘米,重达15-t=克。据最近召开的专家论 证会介绍,这面硕大的古铜镜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中国尺寸最大,质量最重的圆形铜镜。是名副其 实的中华圆形铜镜之王。此镜美观典雅,气息高 古,构图别致,造型厚重。十六字篆书铭文,字 宝。但在琳琅满目的铜镜大军中,尺寸~般都在 十几厘米左右,超过二十几厘米的巳很珍稀了。 1964年在黑龙江省阿城新华乡出土的金代“双鲤 鱼铜镜”,重达12.4千克,直径43厘米,这面距今 800多年的铜镜被认为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 的铜镜,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铜镜之 王”。现在是黑龙江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镇馆 迹清晰,苍秀雅洁,取法华贵,内容经典,实属 罕见。这面大铜镜的镜面中间微鼓,四周外弧, 三角缘。背面纹饰是宋代广为流行的龟鹤人物故 事和一圈铭文,以镜钮为中心,左上方为一展翅 飞翔的仙鹤,左下方是一活灵活现的灵龟,钮右 边站立一儒家模样的学者,宽袖长袍,表情肃 然。大铜镜的周边,是一圈用篆书铸制的铭文 带,四字一组,用多重三角几何纹相间,铭文内 之宝”。然而,和这面宋代龟鹤人物铭文铜镜相 比,它只能算是小弟弟了。 公元960年,后周中央禁军统帅赵匡胤奉命率 兵抗击契丹,发动陈桥兵变,被”黄袍加身”. 拥为天子,建立了宋朝。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非常重要的时期,宋代文化是封建社会文化发展 的巅峰,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明。社会经济 和科学技术都得以快速繁荣和进步,铜镜铸造业 也得以空前的发展和壮大。这时的铜镜无论在型 容为:”勤以集事,俭以任真,敬以尽人,廉以 持身”。是教人修省自身的儒家经典名句。钮下 方铸有一长方形框格,内有六字楷书铭文,竖读 为“口口张光甯作”,上面二字待考,似应是地 制铸造、装饰题材及艺术表现上都具有自己独特 的风格。铜镜纹饰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图案化和神 秘化,创新出了更加生活化、世俗化的丰富多样 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出了一个崭新的铜镜纹饰 名。这是宋代开始出现的以铸镜地和制作匠人名 为内容的铜镜商标。说明了在商品市场颇具规模 的宋代,与制镜业发展结伴而来的是人们对品牌 意识的注重。 艺术领域。这面龟鹤人物铭文镜,便是当时极具 代表性的作品。它体形硕大,镜铭与镜背上的纹 饰在艺术风格上合谐统一,互相补充,相映成 大家知道,铜镜是古代人们用青铜铸制而成 的用以照面饰容的日常妆奁用具,同时也是精美 的工艺品。在中国存续使用了几千年后,退出了 历史舞台,成为今天人们竞相收藏的文物和珍 趣,镜铭可谓铜镜整个背饰的点睛之笔,不但具 有动人的艺术美感,还有强烈的做人警示作用。 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历史诸多方面的信息,涉 及文化、经济、宗教、民俗、绘画、书法、铸造 等社会各领域。当我们触摸着这面大宋巨镜,就 象欣赏一篇迷人的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卷,仿佛穿 越时空的窗口进入了遥远的过去。让我们来共同 解读这面大铜镜的纹饰图案和铭文吧。 龟鹤人物故事是宋代最为流行的铜镜纹饰题 材之一。这可能与宋徽宗崇信道教有关。晋代葛 洪《抱朴子・论仙》载:“谓生必死,而龟鹤长 寿焉。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根 据全国各地出土的宋代此类铜镜资料来看,大量 的表现手法是以龟鹤仙人齐寿镜为主,仙长、侍 童与代表长寿的鹤、龟加山、水、青松组成几种 类似的图案,仙长头后都有背光,大多运用高浮 雕来表现纹饰。但这面大铜镜则只有仙鹤和灵 件绝好的宋代书法艺术作品。其书法用笔精道。 字身隆起,线条流畅,16字阳文,左右上下旋转 排列,分布均匀,字形扁方规范,雍容洒脱。舒 体放尾,长翅短身,清秀流丽。正如蔡邕在《篆 势》中所言,“远而望之,若鸿鹊群游,络绎迁 延”。特别是四个“以”字, “集事”、“持 身”等字,个个都笔力刚劲,风格潇洒,气魄雄 浑,高古肃穆,突显浓烈的金石味。这种庄重典 雅的篆体书法在宋代镜铭中是极为少见的。对我 们有着独特的书法艺术吸引力,为我们提供了研 究欣赏宋代书法艺术绝好的实物资料。中国的书 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伴随着汉字的 产生、发展。走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并且随着中 华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远播,逐渐成为独具特 色为世界瞩目的艺术奇葩。宋代书法在尚意书风 的旗帜下,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具有 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古人在这方面留绐我们的书 龟,人物没有背光,不像是神仙,更像是儒家学 者。图案的表现手法是在凸起的平面上采用中国 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勾勒法。即单线白描法。线描 艺术的鲜明特征是用线作为塑造形体的基本手段 和表现形式。它以造型简练、形象清晰、线条飘 逸流畅,勾勒细致,富于节奏和韵律为艺术特 点。线描不仅将龟鹤人物静态的轮廓勾画的淋漓 法资料却少之又少。这面大铜镜的铭文,正是宋 人留传给我们的珍贵的书法艺术实物珍品。 大铜镜的铭文内容是“勤以集事,俭以任 尽致。还将龟鹤人物动态的韵律展现的栩栩如 生。其线条布置自然、散逸、疏旷,细圆而利 索,使画面构图与表现意图形成统一,这种独树 一真,敬以尽人,廉以持身“。这是一组完整的互 相关联的儒家经典的修身警世格言。宋代儒学是 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儒家的学说就是 帜的线描风格成就了更加完美的造型。整体图 如何做人和济世的学问,其精华就在于做人之 道。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 一案一改繁复沉闷的装饰性和机械性风格、加之线条 纹饰是阳线凸起的,显得更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深 度感。从而把人物、动物与画面文字的气韵结合 起来。达到一种清新旷达、灵巧传神的境界,格 外令人悦目骋怀。 大铜镜周边一圈用篆书铸制的铭文带,是一 切的根本。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冶。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这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中人们尊崇 的信条,是古代先圣前贤人生价值中的当仁不让 的理想抱负和终生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激 6.宋代龟鹤人物铭文大铜镜 直径5 0厘米重1 5千克 7.大铜镜背面 8.黑龙江上京博物馆大铜镜 直径43厘米重12.4千克 9.大铜镜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