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新的水源。
—— ( 法 ) 罗曼·罗兰
[ 教育事例 ]
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其内容如:我时常挨爸爸妈妈的骂,因为次数太多,所以我就算了算它的次数。如果把早晨起床妈妈说的“还不起来!你又迟到了”、“快去洗脸啦,为什么这样慢”、“虽然可以这样,但现在不可以”等等唠唠叨叨的话都算在里面,那就不胜枚举了。比如今天计算的结果,大概是这样子——唠唠叨叨的话,妈妈是 41 次,爸爸是 3 次;狠狠地骂,妈妈是 4 次,爸爸是 1 次,总共有 49 次之多。可是,爸爸妈妈说:“你不错哦!”“你很好哦!”这样的话,只有 3 次而已。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爱骂人?假如他们把骂人的次数减少一些,该有多好啊!”不过想也没有用,所以就感到这个日子一直很难过。
[ 思考与分析 ]
孩子的感受,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上面案例中这位孩子的感受,太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理解和体会了。孩子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要责骂孩子,语言常常带有情绪化的特征。责骂原本是想矫正孩子的行为,但控制不了的父母,常常会横眉怒目、大发雷霆,伤害性的语言也就“不胫而走”。父母本来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不考虑孩子感受、不尊重孩子的伤害性的语言,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自我控制,千万别“出言不逊”,将孩子作为发泄自己情绪的对象。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孩子正是在纠正缺点或不足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所采取的态度,恰如一把犁刀的两面:它可以“掘出生命的新水源”,也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永恒的伤疤。
[ 家教建议 ] :
???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德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伤害性语言归纳为如下十种: 1 、
恶言——傻瓜、说谎、没用的东西。 2 、侮蔑——你简直是个废物。 3 、责备——你又做错事,简直坏透了。 4 、压制——住嘴!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 5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6 、威胁——我和爸爸再也不管你,你想走就走吧! 7 、哀求——我的小少爷,求求你不要这么做好吗? 8 、抱怨——你竟然做出这等事,太让我伤心了。 9 、贿赂——你要是都考满分,暑假带你去旅游。 10 、讽刺一一你可真替爸妈争光啊!居然可以考出 40 分的成绩。 这十种语言及其态度容易伤害孩子
的自尊心,导致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紧张,父母必须克制自己的情绪,忌用这类伤害性语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