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高校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1年第6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No.6.20l I (第13卷第6期) (Vo1.13.No.6) 地方高校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葛昕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f摘要3 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铸魂工程”,必须融入国防生依托培养全过程,要加强思想 引领。筑牢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强化实践养成,提高国防生履行使命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国防生践行 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关键词】 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1 1)o6-_o118—02 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 作用¨】。随着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推进,依托地方普通高校 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定向分配到部队工作的国防 生培养已具较大规模。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培育当代革命 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不仅是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 项重要内容,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而 且对于引导依托培养高校的普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依托培养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等也 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铸 魂工程”,必须要融人国防生依托培养全过程。当前,地方高 校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抓好以下几个方 面的工作。 加强思想引领。筑牢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 国防生作为未来部队军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一论基础。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历史性形成的内在积淀, 铭刻着师生代代相承的追求学术自由和探索科学真理的精 神。国防生依托培养高校是从全国一千多所普通高校中挑 选出来的具有浓厚历史积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在长期 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依托培养高 校作为培养国防生的主要力量,应该充分挖掘校园教育资 源,创造有利于国防生成长的带有浓郁“军味”的校园文化, 通过开辟国防生园地、国防生之家、国防生林等有效途径,有 意识地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渗透其中,从而传播正确的价 值导向,弘扬优秀文化,帮助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提升国防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用正确 、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政 治合格”。受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一 些学生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趋 于功利、吃苦奉献精神不足等不良现象。为此,依托培养高 校必须针对国防生的特点,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全员、全过 程、全方位地开展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 动,切实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夯实国防生的政治 思想根基。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的价值观分析鉴别现实生活中消极的政治文化现象,减少消 极政治文化对其政治认同感的不良影响,形成正确的行为判 断力。 (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先进典型是旗帜、方向和榜样。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 人核心价值观,要善于利用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通过 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凝聚军心、鼓舞士 气、塑造和弘扬时代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 J。要深入挖掘和 充分利用典型资源,邀请优秀毕业国防生、部队英模和优秀 基层指挥员到学校为国防生介绍部队建设情况,通过把先进 典型请上台、谈经验、讲做法等,让国防生了解先进典型的成 长历程,找出自我与典型之间的差距,从典型身上汲取精神 营养,获取前进动力,从而形成“人人学典型、人人争先进”的 良好氛围,使外在的价值要求内化为国防生的行为规范,铸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 阵地和主渠道,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培养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贴近国防生的实际,针对不同 年级,开展“分层目标”式教学,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同时,依托培养高校要将军政课程纳入国防生教学计划,将 军政课程列为国防生的必修课程,结合军政课教学,将国防 观念贯穿于军事教学中,激发国防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 情,切实提高国防生的军事素养,夯实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理 就国防生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四)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铸魂作用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内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发挥“红色资 源”的铸魂作用,为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 I收稿日期]2OLO—Il一26 【作者简介】葛昕明(1982一),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 【课题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思政研究会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0017 1l8 2011年6月 第l3 第 葛昕明:地方高校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Jun.2011 V0】.13.No.6 供更多的历史素材。依托培养高校要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 参观历史和革命博物馆等活动,让国防生在追寻革命先烈足 迹,缅怀先辈光辉业绩的过程中,与红色革命历史对话,在深 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历史事实面前亲身感知和体验革命 先烈的崇高精神,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强化实践养成。提高国防生履行使命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在于落实到国防生的实践之中,实践效果是检验培育当 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效的最直接的体现,依托培养高校 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切实提 升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一)建立和完善检查督导机制 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既要靠思想引领, 又要靠实践养成,要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 使命、崇尚荣誉”的军人价值观融入到日常行为养成中,融入 依托培养高校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纳入 国防生培养的总体规划中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驻校 选培办干部、辅导员为骨干,以国防生党员、骨干和入党积极 分子为主体,建立三级培育网络,形成“上下联动、互相协作、 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达到“部署工作有要求、形势分析有 到军政训练中,融入到实践锻炼中。 (一)加强行为养成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反复 磨练的过程,必须通过严格的规范约束和长期的实践锻炼方 能养成。在校国防生身处宽松的大学校园氛围,缺乏部队环 境所能提供的约束平台,毕业后又面临身份和环境的转变。 如何适应部队这个崭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形成热爱军营、 甘于奉献的品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J。因此,依 托培养高校要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参照条 例条令和军人道德规范,制定国防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 规范,并通过检查评议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从点滴养成中 培养国防生的纪律观念和军人作风。 (二)加强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锻造军人纪律意识最基本的途径,更是培育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国防生所处的学校 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具备部队官兵那样的训练条件,在校 生的身份使得他们习惯于“挑灯夜战、埋头苦读”的学习生 活,有的人对艰苦的军政训练深感乏味甚至厌倦,这不利于 国防生今后在部队的发展,更影响了我军的正规化建设。依 托培养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依托驻地军事院校为平台的集 中军事训练基地,实现国防生军事训练基地化;要强化定期 军事技能训练,开设必要的军政课程,要求国防生苦练军政 本领,强化对国防生的养成教育,将纪律意识融入到其日常 军事训练的实践当中,切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 求渗透到国防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中去,真正 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固化到国防生的头脑中,落实到 行动上。 (三)加强实践锻炼 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理论学 习、舆论引导、文化熏陶,更需要国防生在岗位中见习、在实 践中提高。当前部队正处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 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依托培养高校要把 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学校学科 优势,提升国防生的专业技能,增强适应高技术战争能力;要 依托部队构建专业实习平台,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 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广大国防生立志献身国防的实际行动,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履行使命的决心和勇气;要增加国防 生赴部队当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环境艰苦、要求严格的 工作岗位上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核心 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深刻感 悟和理解,坚定他们忠诚奉献的理想信念。 三、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国防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内容、综合调研有课题、阶段总结有讲评”【4 的具体要求,加 强检查和督导,推动堵育工作的经常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和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学校要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核国防生综 合素质的根本标准,坚持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的统一,从国 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政素质等方面进行 综合素质考核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诸如国防生学习标兵、 优秀国防生干部、先进模拟连、优秀毕业国防生等评比和表 彰工作,充分发挥国防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典型示范作 用,在国防生中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 断激发国防生学习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动力。 同时,要将考核结果与推荐入党、毕业分配等直接挂钩,努力 形成正确的导向,推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持 续有效地开展。 (三)建立和完善预警淘汰机制 预警和淘汰机制主要是对国防生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 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国防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国防生培养 过程中,受一些不良风气影响,难免会有极少数国防生出现 厌学情绪,如果放任不管,这部分学生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根 据现行的国防奖学金协议的规定,这部分学生将被予以淘 汰,对学生个人和部队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为了 防止此种情况出现,必须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帮助这部 分国防生尽早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改正。依 托培养高校要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切实减少国防生因主观原 因造成的淘汰现象。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淘 汰率对于增强国防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国防生教育教学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经预警后仍不改正或因违反 校纪校规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的国防生也要坚决予以淘 汰,保证整个培养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有利于选拔培养出符 合部队需要的人才。◇ 注释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 观学习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OO9.5 [2]海军政治部宣传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海军 读本[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1 [3]杨福林,杜丽君.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 育路径探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4]宋云超,郑万民.加强对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 值观培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4) [责任编辑:正元] l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