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2)试题(A)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2)试题(A)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2)试题(A)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 现代汉语(2)试题(A )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或多个答

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少选或多选均

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惨白的微笑 B 、勇敢的海燕 C 、愤怒的大海 D 、飘落的树叶

2、下列句子属于存现句的是________ A 、窗外一片繁华的街景 B 、桌子上放着书

C 、河上架起了一座石拱桥 D 、有一头大熊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1、下列词组中,没有使用“移就”这一修辞格的是_____

3、“梦想是青年的风帆,回忆是老年的晚霞”这句话用了什么辞格?_______

A 、明喻 B 、暗喻 C 、对偶 D 、对比

4、“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这个复句是_______

A 、选择复句 B 、转折复句 C 、并列复句 D 、递进复句

5、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________ A 、他这才发现衣服全湿透了. B 、大家有饭吃,有衣穿.

C 、他晓得夏天的雨是说来就来,不容工夫的 . D 、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6、“万一妈妈不答应呢?”这是一个_______问句 A 、特指问 B 、是非问 C 、选择问 D 、正反问

7、下列句子属于单句的有___________ A 、看样子,这些东西吃不完 B 、只要肯学,就不难

C 、老王这个人,我们都很了解 D 、经常酗酒,是有害健康的不良行为 8、下列划线词语属于不定指的是__________ A 、这支毛笔很好用

B 、客人已经来了,你还不快回家 C 、美国纽约的世贸大厦遭到了恐怖袭击 D 、一个小学生在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难 9、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手法的是__________ A 、大眼睛低着头不做声,好像在想着什么 B 、生活不是一架准确的天平

C 、这地方,一阴天,我的心里就堵上了大疙瘩

D 、他专门喝茅台、抽红塔山

10、“他酒后杀人这件事让大家感到震惊”,这句话的主语是_________

A 、他 B 、他酒后杀人 C 、这件事

D 、他酒后杀人这件事 二、分析题(49)

(一)指出下列格式产生歧义的原因,并加以分化(10分) 1、他有包袱 2、诗人的风度 3、看打乒乓球的孩子 4、我们就订了五份杂志 5、连我都不认识

(二)同样都是述宾词组,但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请分析以下几个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9分)

1、打扫卫生 2、跑第三棒 3、庆祝国庆 4、养病 5、看医生 6、打毛衣

7、剪头发8、吃大碗9、唱C调

(三)用划线分析法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6分)

1、我很爱我的祖父,他也特别爱我,一来因为我不常在家,二来因为我虽然常去看书,却

从来没有翻乱他的书籍,看完了也就完整地放回原处。

2、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

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9分)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2、他是一名工艺师,叫吴子熊,要问他的身世,黄连苦胆不足形容。

3、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饭碗!饭碗!饭碗就是他们的终生唯一目的。

(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15分) 1、安徽省教委关于今年招生工作的若干规定 2、他后悔不该只替自己打算

3、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不朽名作《离骚》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她能不能马上报到还是一个问题

三、修改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10分)

1、多读一点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这个问题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讨论。 3、由于我对生活细心观察,才把我引入漫画世界。 4、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思想。 5、他一直把物理不放在眼里,这次考试却有些心慌。

四、按要求把“小张用这把刀切碎了三棵白菜。”变换成别的格式的句子(6分)

1、以“三棵白菜”为主语的“被”字句: 2、以“三棵白菜”为全句主语的主谓谓语句: 3、以“小张”为主语的“把”字句:

五、问答题(20分)

1、我们可以说:“谦虚点儿”、“老实点儿”、“灵活点儿”,但是不能说:“健康点儿”、“伟大点儿”、“高尚点儿”。为什么?请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做出解释。(5分)。

2、汉语由于词形变化少,名词加名词,有可能是偏正、主谓等不同的关系;动词加名词,也可能是动宾或偏正的关系,请举例说明这种语法现象。(10分)

3、“黑板上写着字”,“教室里上着课”这两个句子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它们的变换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请分析原因。(提示:从语义特征上加以解释)(10分)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BC 3、BCD 4、C 5、D 6、A 7、ACD 8、D 9、AD 10、D

一、分析

(一)1、由词的多义造成歧义、分化①他有思想包袱。②他有一个大行李包袱。

2、语义关系歧义①诗人那样的风度(修饰关系)②诗人所具有的风度(领属关系)

3、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看打乒乓球的孩子。 A、(述宾)B、(偏正)

4、语义指向不同造成歧义①“就”指向“我们”,说明订的杂志多。②“就”指向“五份杂志”,说明订的杂志少。

5、语义关系歧义、“我”既可以是“认识”的施事,也可以是“认识”的受事。

(二)1、动作——目的。 2、动作——系事。 3、动作——时间。 4、动作——原因5、动作——施事。 6、动作——结果。 7、动作——时间。 8、动作——工具(一)1、由词的多义造成歧义、分化①他有思想包袱。②他有一个大行李包袱。

2、语义关系歧义①诗人那样的风度(修饰关系)②诗人所具有的风度(领属关系)

3、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看打乒乓球的孩子。 A、(述宾)B、(偏正)

4、语义指向不同造成歧义①“就”指向“我们”,说明订的杂志多。②“就”指向“五份杂志”,说明订的杂志少。

5、语义关系歧义、“我”既可以是“认识”的施事,也可以是“认识”的受事。

(二)1、动作——目的。 2、动作——系事。 3、动作——时间。 4、动作——原因5、动作——施事。 6、动作——结果。 7、动作——时间。 8、动作——工具9、动作——方式。 10、动作——处所

(三)1、①∣②∣∣③∣∣∣④∣∣∣∣⑤∣∣∣∣∣⑥ 并列因果并列转折递进 2、①∣∣②∣∣∣③∣④∣∣⑤∣∣∣⑥ 转折并列并列条件递进

(四)1、拟人、比喻、排比、回环。 2、比喻、夸张。 3、借代、反复。 (五)(略)

三、1、“丰富”设为“扩大”,述宾搭配不当。 2、“广泛”应放在“讨论”前,定语误作状语。 3、“才”前加“生活”,主语残缺。

4、句式杂糅,去掉“上”或把“对于”改为“在”。 5、“不”应放在“把”前,把字句中否定式应放在“把”前。 四、1、三棵白菜被小张用这把刀切碎了。 2、三棵白菜小张用这把刀切碎了。 3、小张把三棵白菜用这把刀切碎了。 五、1、“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着课。

原因:这两个句子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写”具有[附着]这一语义特征。即附着于某物表示存在,说明事物的位置,着眼于空间。

2、略 3、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