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筝知识

风筝知识

来源:意榕旅游网
风筝知识

风筝的起源和历史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因此为名。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就已出现。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发,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翔。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周而得名“风筝”。 风筝图形 风筝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 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琳琅满目。 风筝材料和工具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之内,今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于上。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忍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杆则用大竹升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 剪刀、木尺、小锯子、铅笔、粉笔、白乳胶 材料:竹条(0.6厘米厚,1厘米宽,90厘米长)、风筝面材料(纸、塑料等)、绳子 风筝制作过程 1. 将竹条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40厘米及60厘米)。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60厘米,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条贴在纸上,但要记着将长长的竹条,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调整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风筝的寓意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美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风筝的诗词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 高骈(唐) 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