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5
A1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心律失常是指
A.心率过快或过慢
B.心脏节律不整齐
C.心脏起搏点位置异常
D.激动起源和(或)激动传导异常
E.患者反复发作心悸
答案:D
[解答] 激动的起源、发放频率、传导速度或传导径路任一环节发生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基本节律分析
B.心房波分析
C.心室波分析
D.分析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
E.分析U波
答案:E
3. 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
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
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
D.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
E.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是在对心律失常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绘制的。因此,心律失常的诊断依赖于对心电图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而不是依赖于梯形图,但梯形图可以帮助分析理解心律失常。
4. 梯形图主要用于
A.心肌梗死的分析
B.电解质紊乱的判断
C.心律失常的分析
D.房室肥大的研究
E.流行病学调查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是一种形象化的分析方法,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及机制的阐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5. 梯形图中AV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D
6. 梯形图中A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A
7. 梯形图中SA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C
8. 绘制梯形图时应将A行中的竖线对准
A.P波顶峰
B.P波起点
C.QRS波群起点
D.T波顶峰
E.U波终点
答案:B
9. 梯形图中V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
A.心房内差异性传导
B.心室融合波
C.交界区激动
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E
10. 梯形图中V行的垂直竖线代表
A.心房激动
B.心室激动
C.交界区激动
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B
11. 绘制梯形图时应将V行中的竖线对准
A.P波
B.PR间期
C.QRS波群起点
D.T波
E.QRS波群的R峰
答案:C
12. 梯形图如图4-5-1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
A.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B.房性心律
C.交界性心律
D.窦性心律不齐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A
[解答] 梯形图显示各间距整齐,PR间期固定,未绘制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表明为正常心电图。
13. 梯形图如图4-5-2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窦性心律不齐伴交界性逸搏
D.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伴交界性逸搏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显示,前3个心搏的PP间距规则,突然出现P波消失,长间距后出现连续2次激动起源于交界区(AV区),且RR间距长于PP间距,为交界性逸搏。
14. 梯形图如图4-5-3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显著不齐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显示PR间期固定,PP(RR)间距明显不齐,无明显规律可寻,表示窦性心律显著不齐。
15. 梯形图如图4-5-4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
C.房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显示第3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A行,且提前出现,在A-V区传导时间稍延长并下传心室,代偿间歇不完全,此图用来解释房性期前收缩。
16. 梯形图如图4-5-5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
C.房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显示第4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A-V行,且提前出现,并上传心房及下传心室,逆传激动心房晚于激动心室,代偿间歇完全,此图用来解释交界性期前收缩。
17. 梯形图如图4-5-6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
C.房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E
[解答] 梯形图显示第5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V行,且提前出现,上传心房过程中遇到窦性激动下传而被阻滞在房室结,其前后的心搏间距规则,代偿间歇完全,此图用来解释室性期前收缩。
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患者男性,65岁,冠心病。因心慌3天就诊,根据心电图绘制梯形图如图4-5-7所示,心房率约240次/分,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速伴2:1传导
B.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近端文氏阻滞、远端2:1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近端2:1阻滞、远端文氏阻滞
D.心房颤动,房室结近端文氏阻滞、远端2:1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显示心房律规则,心房率约240次/分,为房性心动过速。A-V行显示异位心房激动在房室结近端发生2:1阻滞,在房室结远端发生文氏阻滞,直至连续3次心房激动不能下传心室。此梯形图常用来解释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现象(房室结分层阻滞)及其机制。
2. 患者男性,82岁,冠心病。因头昏、乏力1月余就诊,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8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伴2:1阻滞
B.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C.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右束支完全阻滞、左束支2:1阻滞
E.房室结2:1阻滞,右束支完全阻滞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显示P波规则出现,房室传导比例为2:1,激动下传心室过程中可见右束支完全性阻滞(R),而左束支(L)呈2:1下传。此梯形图用来解释心电图上的2:1阻滞部位在束支水平而不是在房室结。
3. 患者男性,48岁。胸痛3天,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9所示,心房率为84次/分,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心律
C.干扰性房室分离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答案:A
[解答] 梯形图显示PP间距规则,RR间距规则,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传导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下级激动起源于交界区(A-V),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此图可解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
4. 患者女性,42岁,风湿性心脏病。长期服用地高辛,近1周因头晕伴胸闷不适就诊。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10所示,心室率为40次/分(RR间距为1.5s),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干扰性房室脱节
E.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显示心房律不规则,频率较快,为心房颤动;心室律规则,频率为40次/分,且与心房之间无传导关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级起搏点(黑圆点)位于交界区,为交界性逸搏心律,从梯形图可以推测心电图上为窄QRS波群。
5. 患者男性,9岁。因行斜视手术检查心电图。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4-5-11所示,应诊断为
A.三度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加速性交界性心律、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E.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
答案:B
[解答] 心电图显示PR间期不固定,RR间距规则,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距不齐,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短于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发生期前收缩等情况。梯形图可以帮助理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产生机制。
6. 患者女性,34岁。心慌1月余。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4-5-12所示,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未下传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答案:B
[解答] 心电图显示第2个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2:1传导,第2至第5个心搏的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4:3传导,应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中第6个QRS波群为交界性逸搏。心电图下的梯形图可进一步清楚的解释和帮助理解该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产生机制。
A3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患者男性,80岁,高血压病史20年。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3所示,窦性心率为60次/分。
1. 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预激综合征
D.室内阻滞
E.房室结双径路现象
答案:B
[解答] 梯形图显示,所有的心房激动达到V行(心室内)时,不能从右束支(R)传导,只能从左束支(L)传导,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2. 梯形图中第3至第6个心搏用A行中的黑圆点表示,心率为105次/分,说明存在
A.窦性心动过速
B.交界性心动过速
C.房性心动过速
D.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律不齐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显示第3至第6个心搏起源点位于A行内(心房内),P'P'间距不齐,频率较快,为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18岁,发作性心悸2年,突发突止。记录到心慌发作时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4所示,心动过速时心率为180次/分。
3. 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阵发性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答案:D
[解答] 上条梯形图显示第3、4个心搏为房性期前收缩,A-V行显示PR间期长短不一,前者短(第3个心搏中间实线)而后者长(第4个心搏右侧长虚线),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存在,当房性期前收缩从慢径路下传时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4. 心动过速发作前后的梯形图符号表示还存在
A.右束支阻滞
B.左束支阻滞
C.室内阻滞
D.房室旁路
E.室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D
[解答] 上条梯形图第1至第3个心搏和下条梯形图最后1个心搏A-V行中的实线左侧的虚线传导比实线传导更快,提前激动心室,PR间期缩短,表示存在房室旁路。上条梯形图前3个心搏V行中的三角表示预激波。此梯形图用来解释和帮助理解心电图上的复杂表现,即患者为预激综合征,并且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房性期前收缩经慢径路下传时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性,58岁,发作性心悸10天。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15所示。
5. 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C.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D.交界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E.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答案:C
[解答] 梯形图显示黑圆点位于A行中,提前出现,上传窦房结,下传心室,联律间距相等,PR间期及P'R间期相等,为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6. 梯形图V行中的螺旋样竖线代表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室内阻滞
C.室内传导延缓
D.室内差异性传导
E.存在交流电干扰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V行中的部分竖线绘制成螺旋状表示该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
在72次/分。7. 近日因胸闷、头晕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6所示,心房率为92次/分,心室率为40次/分。梯形图显示的诊断应为
A.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起搏心律
E.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答案:D
[解答] 梯形图显示PP间距规则,RR间距规则,心房率快于心室率,房室之间无传导关系,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梯形图中St表示起搏器起搏点位置,并刺激心室激动,为心室起搏心律。
8. 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
A.起搏器功能障碍
B.起搏器电池耗竭
C.起搏器感知障碍
D.起搏器功能正常
E.起搏器频率降低
答案:B
[解答] 起搏器使用年限一般为6~8年,患者使用10年,起搏频率降低近50%,提示起搏器电池耗竭。
9. 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
A.更换电池
B.立即更换起搏器
C.更换起搏电极
D.给起搏器充电
E.提高窦房结频率
答案:B
B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室内差异性传导
D.室性融合波
E.室性逸搏
1. VE通常表示
答案:E
2. PVC通常表示
答案:B
3. PAC通常表示
答案:A
4. VFB通常表示
答案:D
5. AVC通常表示
答案:C
A.激动起源点在心室
B.激动起源点在心房
C.激动起源点在窦房结
D.室内差异性传导
E.激动起源点在房室交界区
6. 黑圆点在A行中代表
答案:B
7. 黑圆点在V行中代表
答案:A
8. 黑圆点在A-V行中代表
答案:E
9. 黑圆点在S行中代表
答案:C
10. V行中的线段绘制成螺旋样代表
答案: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