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2-13上期末语文试题(初一)

12-13上期末语文试题(初一)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lǎnɡ) 晕车(yùn) 消声匿迹(xiāo) ...B.迁徙(xǐ) 清洌(liè) 黯然失色(àn) ...C.妩媚(mèi) 苍穹(qiónɡ) 浑身解数(xiè) ...D.称职(chèn) 干涸(hé) 梦寐以求(mèi)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起骇人听闻的虐待幼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

B.同学们认为他的这个元旦联欢会的策划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别针换别墅,这个中国版的美丽童话注定是海市蜃楼,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 D.这段时间,他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B.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C.《自然》杂志刊登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I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报告。 D.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该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该怎么办?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有的人)凭或立,不一状。 .B.其家甚智(以„„为聪明)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C.马无故亡(死亡)而入胡。 .D.此独以(因为)跛之故,父子相保。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他的代

表作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

初一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8 页)

小说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散文家、诗人,他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作品《背影》《荷塘月色》是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D.安徒生,德国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

公主》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 ;爱它无松坚, ;爱它无竹节, 。

①却清新怡人 ②却兰心蕙质 ③却柔而有韧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7.默写填空。

(1)绿树村边合,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 。 (6)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寓情于景,表现词人丰收后的喜悦的诗句是: ,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画线的颈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初一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8 页)

9.下面这个成语来自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再谈谈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0.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蒸饭成粥

①②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③④⑤

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

⑥⑦

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

⑧⑨⑩

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到。 ②委:停下,丢下。 ③萆:蒸锅中的竹屉。 ④釜:锅。 ⑤馏:蒸饭。 ⑥糜:粥。 ⑦识:记住。 ⑧更相:互相。 ⑨易:修正。 ⑩夺:失误、遗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使: .② 乃俱窃听 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尔颇有所识不?

②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3)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这篇短文表现了元方、季方怎样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和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

初一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8 页)

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当地的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④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⑤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11. 阅读上文,说说塑料瓶装水为什么可能“不干净”?

12. 阅读第②段,说说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说明作用是什么?

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13. 阅读第④段,加点词语“可能”用得很准确,说明它为什么准确?

14.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妈妈”的哪两个做法不科学?

在我国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妈妈给新生儿喂奶粉时,所选购的奶瓶是塑料瓶。这种奶瓶比玻璃奶瓶价格也便宜,加之不宜破损,所以,塑料奶瓶成了首选。冲奶粉的过程也很简洁:把奶粉先放入瓶中,然后用高温的水一冲,再摇晃几下,感觉温度合适了,就开始喂婴儿。

初一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8 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最后一个鸡蛋 郑渊洁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10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幕僚说。

5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得好,住得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鸡蛋!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 鸡王不甘心,还想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幕僚说:“没有必要。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初一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8 页)

15. 这篇文章在文体上与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相同,都属于 。 16.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个情节,请概括大意。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第5自然段,结合下文,简要概括人类为应对鸡“停止下蛋”这个问题而“伤脑筋”的三点具体表现。 ① ② ③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啰嗦吗?作者这么写的作用是什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回答) .... 19.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结尾处幕僚所说的人类“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是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20.班中开展了“中华民族的月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1)【月有故事】请你说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与“月”有关的神话故事或传说。 (2)【月有诗词】请你写出两句连续的写“月”的诗词。 (3)【月有文化】请你说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月象征什么?

初一语文试题第 6 页 (共 8 页)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个365天,不可能每个日子都精彩,都会让我们深深铭记。但总有那么一些日子,或是过去,或是现在,有一个人,有一件事,让你久久回想,不能忘怀。

请以“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认识深刻,600字以上。 初一语文试题第 7 页 (共 8 页)

600字 初一语文试题第 8 页 (共 8 页)

初一语文试题第 9 页 8 页)

(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