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__ __ 九年级语文
_ __ _ 说明:
__ __ 1.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__ _密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__ 名 作答的答案无效。
姓 2.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目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20分。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封
__ _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___ _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__ 号 线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2分) _ 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内 _ , 。 __ __ (5)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
__ _ _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闻说___ 别 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 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得 (1)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yāo ráo( )。 (2)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 )中笑着长大的。 __ __ (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ùn rú yóu gāo( )。 _ __答 _(4)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 yǔ( )。 _ __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_ __ _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删去“榜样”) __ __ B.通过观看航天科技展览,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删去“通过”或“使”)
_题 ___C.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为 校学 “成果”)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及时”调到“发现”前面)
第1页,共6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学习上遇到各种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 B、目前,中学生文章中的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C、此前多次获金像奖提名而从未获奖的香港影星刘青云,终于在本届金像奖中圆梦..。 D、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需要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不下苦工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5、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言,也是他作为两朝辅臣忠心报国的见证;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 , , 。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尝.与人佣耕。 尝:( ) (2)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 (3) 若为佣.耕 佣:(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第2页,共6页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陈胜认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其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C.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琢冰 (9分)
【清】 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无人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C.子之枝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与 吏呼一何.
怒(《石壕吏》) 10.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3分) 京 师 天 寒 置 之 堂 背 逾 日 不 变 变 则 修 饰 之
11.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分)
(三)(10分)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
张唯诚
①在古代, 炼金术士声称他们能将铅之类的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当然这是 不可能的。 现在, 数据科学家正在将大量数据变成信息, 这些信息虽然不是黄金, 但价值胜似黄金。数据科学家可以说是现代的“炼金术士”。
②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 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中指出, 今天全世界存
第3页,共6页
储的信息中, 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 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 增长, 最近两年的数据产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的 90%。 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 人类产生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③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 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来自于他们对大量事实的研究,而对这些事实的记录就是 数据。例如,生物学家测量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天文学家 观测了恒星、星系和太空中的各种能量活动,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地球科学家 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有关水、风和气流的资料,从而也形成了大量数据。
④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 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用于处 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人们利用数据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美国,人们通过分析数 据了解到,每当飓风来袭前,超市中的草莓糖霜果塔饼干便特别抢手,这时的销售量会比平时增加 7 倍,而在暴风雨天气来临前,啤酒的销售也特别好,于是超 市便知道在这种时候及时补充货源,从而令销量大增。数据还给警察们的工作带 来了方便。在那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可以派上用场,警 察们使用这些数据预测犯罪的高发时间和地区,从而合理地调配警力,提高工作 效率和防范效果。
⑤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 有可能发 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 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 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⑥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 “个性化” 。 例如, 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 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
⑦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
12.下列不属于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13.下列信息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大数据》中指出,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 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 B、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 C、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警察们可以利用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D、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可以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14.假如你成了数据科学家,拥有了神奇的魔力,你会运用数据分析觖决哪些难题?(至少列出两种,文中例子除外)(4分)
第4页,共6页
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
___ _ 苦菜花开 __ _ 于永军
__ __ _ ① 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 __ _ 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___ 密 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___ 名 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姓 ② 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是能充饥的东 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 封 地方就能生长;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 _ _ 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
__ ③1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菜豆腐,老家方__ _ 言叫“插渣”)。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傍晚,当家__ 号 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座线 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 苦,对长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
_ ③ 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年秋,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__ _ 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__内 _ 炕上放着一小盆苦菜渣。原来,头天夜里,娘就泡上了黄豆,翌日一大清早便拎着篓子出了门,满__ _ 山坡里寻苦菜。弟弟告诉我,为了这顿苦菜渣,娘整整在坡里找了一大上午,沟沟坎坎寻遍了,两___ _ 只小裹脚都磨起了泡。那天娘催促我趁热吃、多吃点,而我,筷子还没有动,泪水便盈满了眼眶。
__不 _ ⑤军旅生涯三十多载,一年两度黄花开。妹妹告诉我,打我参军之后,每当苦菜花开,娘都要_别 上坡去剜苦菜,泡豆子插渣。年年如此,有好几次,老家有人到济南,娘还专门央人给我带一瓷钵班 呢。
得 ⑥有一年三月,又是苦菜花开时,领导特批让我回家看看,我想给娘一个惊喜,事先没有打电 话。不承想,一到村口,大老远看见娘站在那儿张望。我不解地问娘,您在这儿等谁?娘说,在等 _你。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今日回来?娘说,这两天我左眼一直跳,寻思着你该回来了,好几天都上_ __ 这儿望望,没想到你还真的回来了,夜来(方言:昨天)还让你嫂子插了苦菜渣呢!
_ __答 ⑦娘活了八十又四岁,找早逝的父亲去了。 __ _⑧苦菜花又开了。娘啊,您在哪里?
_ _ __
_ __ 15.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作者写了对苦菜花“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哪些记忆。(4分) __ _题 _16.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表达特色(4分)
__校17.第③段最后一句话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那感觉”具体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学(4分)
18.请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第5页,共6页 三、作文(50分)
19.选题作文。
(1)题目一:成长中,我学会了 (提示:可以填写“互助、坚强、珍惜、理智、感动、宽容„„”)
(2)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名著阅读
A
我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他把粪便分成几部分,去掉从胆汁里得来的颜色,让臭气蒸发,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每星期人们供给他一桶粪便,那种桶大约有一个布利斯脱酒桶那么大。
B
比方说,我的邻居看中了我的一头母牛,他就会聘请这么一位律师来证明,牛是他的,该由他把牛从我这儿牵走。由于任何人都不准为自己辨护,因为这样做违反法律的所有规定的,所以我就必须聘请另一位律师来替自己的权利辨护。好,就这桩案子来说,我作为母牛的真正的主人,却有两大不利之处。第一,我的律师几乎从摇篮时代起就一直是为虚假辨护的,现在要他来为正义辩护,他就很不适应;由于违反他的常规,即使他不对我怀有恶意,辨护起来也一定是极不熟练的。第二个不利之处是,我的律师还得谨慎从事,因为那么多人都得靠干执法这一行活着,速判速决,律师的生意就要减损,这样即使他不招来法官们的不开心,也肯定会引起同行弟兄的敌意和仇恨。这种情况下,要保住我那头母牛,我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出双倍的钱将我对手的律师买通,因为他所受的训练就是那样,我完全有理由指望他受金钱诱惑背叛他本来的当事人而倒向我这一边。第二种办法是让我的律师不要硬坚持说公理在我这边,要说得好像那母牛就属于我的对手似的。这种办法要是做得巧妙,我最终就会赢得有利于我的裁决。这是通过对种种事件的仔细观察而发现的。
1.上面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国家?结合原文,说说格列佛还去了什么国家,试举一例。(3分)
2.从B段选文格列佛与慧骃国关于律师行业的谈话举例中可知,要打赢证明自己的奶牛是自己的这个官司,必须采取的策略和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选文,举例分析这部小说一个突出的写作特色。(4分)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