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学校 白红艳
教材分析:
《参观苗圃》这一课是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本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本学期前两节课学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试商方法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关键。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过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前面有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后学习本节的内容不是很吃力,对一些同学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是试商方法还不是十分熟练,由于刚接触,试商速度慢,在教学时,让学生真正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 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复习 旧知 教师活动 1、 用竖式计算 69÷20 850÷40 420÷6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2、 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 96 40×( )< 260 20×( )< 184 60×( )< 195 师:前面我们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么样计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参观苗圃) 二、 探索新知 ㈠ 解决问题一 1、 出示“参观苗圃”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学生活动 独立计算解答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探索
1
新知 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求“每种花各有 多少盆?”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式:154÷22= 师:怎么样计算出结果呢? 2、 自主探索算法。 你能估计这个算式的结果吗? 并集体交流估算的过程。 师:刚才大家估计的都是一个近似数,那我们现在要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你们会吗? 教师巡视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1)为什么要看做20 来试商呢? (2)试商的7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 (3)下一步是不是该用7乘20的积呢?为什么? (4)你能总结一下计算的方法吗? 小练: 408÷51 368÷92 。 ㈡ 解决问题二 1、 出示问题(2)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 指名列出算式:120÷18= 师:谁能估计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呢?(让学生先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指名回答估算的过程及想法,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读题,并从题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用“——”划出来。 同桌同学相互商量、汇报 ⑴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⑵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⑶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 独立完成 汇报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22看作20,把被除数154看作150进行试商的方法、 独立完成 学生读题,并从题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用“——”划出来。 120÷18= 读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经过商量,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对交通的感知应用到本题中 通过讨论交流,倡导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巩固练习解方程。 2
2、 师:请同学们自己用竖式来计算一下120÷18的得数,验证谁估计的最准确。 指名汇报竖式计算的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把除数18看作10试商不方便,而把除数18看作20试商就会更准确。 3、交流验算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刚才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生:通过验算就知道)你会验算吗?先让学生独立验算,然后集体交流。 ㈢归纳算法 让学生对比两个问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该怎么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同桌同学相互商量、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有:⑴因为18×5=90所以比5个图案要多; ⑵因为18×6=108所以可能是6个; ⑶因为120÷20=6所以可能是6个。 ……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与同桌交流比较,看谁估计的最接近准确数。) 思考、完成、汇报 通过练习,运用 所学的知识,让思考、完成 他们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自由发言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
3
专题说明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每个人都有学习潜能,课堂教学是老师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教师为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了一个法则,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几个;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课标理念,进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教学,学生学得像模像样,可是到了后半堂课,采用的出示练习还是机械练习,使得教学质量始终不能提高;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虽不是轰轰烈烈,但练习设计精彩,学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数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好有效练习的这个环节,不仅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还能检测出我们课堂教学效果,看出我们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练”就是关键,“练”就是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化的桥梁,“练”也是将这些经过加工锤炼提升后外化的桥梁,只有提高了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是我校小学高段数学组的课题,这是从学校的总课题“课堂教学中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中派生出的子课题。目前我们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即“课堂练习量的设计与练习题的难易的安排”。围绕我组课题,结合研究阶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定为: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下面几种练习方式。
一、准备性练习。(5分钟)
为了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新知识前,应根据新学知识所必要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新课前的准备性练习。
在学习利用最大能天几问题前,首先让学生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使其能熟练使用,并应用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其次,让学生完成最大能天几,为试商大打基础。
二、形成性练习。(20分钟)
为了促使新知识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与实际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应将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结合起来,设计学习新知识的形成练习。如: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有: ⑴因为18×5=90所以比5个图案要多; ⑵因为18×6=108所以可能是6个;
4
⑶因为120÷20=6所以可能是6个。培养了估算意识,练习效果较好。最后知识形成后的小练:
408÷51 368÷92
将知识巩固
三、巩固性练习。(10分钟)
在课上教师安排小练笔,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整理归纳自己所学新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练习。书上练一练,效果较好
四、拓展性练习。(10分钟) 在局部的专项练习或独立的模仿练习基础上,再根据新知识的特点适当进行一些变式练习。
由于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如何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的数学问题,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显得更加十分迫切和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这方面下功夫,努力钻研、坚持探索,从而更好地把素质教育落或实处。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