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

谈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0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 2010 (总68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68 谈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 崔 宇 (铁岭广播电视大学,辽宁铁岭112000) 摘要: 美国人奈达提出的对等翻译理论目前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2O世纪束,随着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翻译理论 及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对于翻译对等理论及其文化转向,包括这一转向在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与现令的翻译教学中起到 的转换作用,以及对这一转换的辩证思考及其意义,笔者在文中进行了论述及探讨。 关键词: 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翻译教学转换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3898(2O】0)02—D061—02 一、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 译教学中被边缘化不无关系。在大多数翻译课上,教师给出 (一)对等翻译理论 要翻译的原文,要求学生进行翻译。而在学生翻译出译文之 对等翻译理论最初是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后,教师再根据参考译文,就学生译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 Nida)提出的。尤金・A・奈达为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 行分析及讲解,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翻译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纠 换能有一个标准,以减少其差异,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 正,通过这个过程来达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目的。然 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其理论 而,由于这种“纠错”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层面上集中于对学 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所谓“功 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欠缺学生在文化信息方面翻译能力 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 的训练。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传统的翻译教学只重视词汇 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主要包 对等,句子对等,忽视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对等,很难 括四个方面:l、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 满足复杂的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 对等。而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 (二)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作用 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翻译对等论目前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有助于 因此,在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 立体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比较准确地判断 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对等量,寻找翻译过程出现的差距,以探索改进译文的方法 (--)文化转向 途径,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伴着对等理论的文化转 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主要是在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 向,翻译教学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转换。 下,尤其是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同时也是翻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强调坚持对等理论四个主要 译理论研究“文化转向”的必然结果。 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其次,在 国外对等翻译理论以奈达(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培养学生扎实的翻译基础的同时,大多数高校提高了自身对 equivalence)的影响最大。而后波波维奇(Popovic)将对等按 翻译教学的要求,在源语与目的语文化对等的教学中,又在 照语言结构进行了划分。巴斯奈特(Bassnett)以及莫奈・贝 探索中向前迈进。由于在原文中,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 克(Mona Baker)的分层次对等理论,通过跨越形式与内容二 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开始倾向于注重对文章体裁的分 元对立的局限,使对等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cultural 析,并尽量兼顾美学欣赏与达意功能,加强了平时对学生的 turn)。而在解构主义、文学解释学、后殖民主义、接受美学等 翻译操练并给予了及时分析和指正。再次,不同民族拥有自 理论文化政治批判的策略引领下,随着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越大,对等翻译 以及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等翻译理论研究必然将从语言 的难度就越大。翻译教学中,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基 内部的层面走向深远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语 本做到充分提醒并讲授文化的差异,将原语的文化信息及内 境,并给翻译以深远的启示,注入新的活力。 涵用符合译语文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 三、翻译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在积泽教学中的转换的辩证 (一)对等翻译理论在传统翻译教学中的体现 思考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我国多数高校还是把翻译教学看 (一)翻译理论方面 作从属于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这与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翻 爵泽对等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的楱 。 (下转第97页) 收稿日期:2009—11—27 作者简介:崔宇(1976一),女,辽宁铁岭人,铁岭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61・ 统一 中,有针对性,整体教学时间安排要合理分配。要考虑剑三 色彩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和现代信 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教师对新课内容讲解,是否有利予拓 息技术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的出现, 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课 这将冲击我们的思维和现存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色彩教 堂色彩的教学效果。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纽带,做 学。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 到多媒体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者结合统一。 拟的优势,如色彩教学信息的展示、教学图片的演示,教学范 除此而外,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 画的图片制作的步骤等等,这些与色彩教学有关的内容资料 来共同培养美术专业师范生色彩教学能力,让师范生参与到 应有具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出色彩教学的现代性、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去,把色彩教学落到实处,亲身体验到美 广泛性、时尚性、多元性、实用性等特性,突破了课本教学图 术教学对素质教育起到的作用。总之,在培养美术专业师范 片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 生色彩教学能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师范生主体能动性和积极 少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教师很少考虑到 创造性,把教与学统筹起来考虑,让学生在教的过程巾学,在 把多媒体教学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 学的过程中教,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注重三个统一,这将 创新能力。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能够更好地提高美术专业师范生的色彩教学能力,也能够更 1、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呈现色彩内容的丰富性。多媒体 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新发展。 教学最大的好处是直观性强,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受到 课本以外的相关的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视野。2、通过清晰的 色彩的图片展示,呈现的色彩搭配,这对学生思维的发散和 参考文献 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增 [1]吕澎.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 强学生的运用色彩的想象力。3、色彩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社,1987.8:229.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使课堂充满着更多色彩语言 [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译.色彩艺术[M].上 而不是单调书面语言。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 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12:20. 用多媒体教学。同时,色彩教学的中的内容选择一定要集 (上接第61页) 现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必然带动翻译理 的外部因素扩展,将翻译研究引向更高层次的对等——主体 论的文化转向,同时也包括翻译对等理论。而对这一转向, 间性的转向,原文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 我们必须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一方面,对这一转 另一方面,这一文化转向,必然提升译者及翻译学科的地位, 向,我们应肯定其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并深入研究其在我 改变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边缘化的现状,促进全国性英语 国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 翻译教学大纲的制定,培养合格的翻译教师队伍,促进英语 识到,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会掩盖翻译的本体研究,进而 翻译教学的发展。 模糊学科界限,消弭翻译研究于历史、文化、政治研究之中, 本文讨论了翻译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 使翻译研究逐渐被边缘化,直至消失。而且,对待这一转向, 转换。笔者认为中国翻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的, 我们一定要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及西化的威胁防微杜渐,对 开放的。我们要紧随翻译概念的历史流变过程,从多维度深 中国的文化向西方引出要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和行动。 入研究翻译与文化的种种现象,也要充分利用翻译研究和教 (--)翻译教学方面 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工具,促进翻译教学的理论转换。以构 在最近这些年,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已经深刻认识到,翻 建翻译学和翻译教学发展的新基石。 译教学中文化转向的必要性,但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 首先,受教材以及测试系统的局限,翻泽教学在大学英语课 堂教学中受到不应有的冷落;其次,教师个人素质及教学方 参考文献 法的局限,大多数翻译教师在毕业后没有翻译实践,造成翻 [1]石舂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译理论基础薄弱,授课时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而且忽视翻 外语教学,2008(3)。 译在考查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造成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 [2】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外语与外语教 再次,学生自身文化水平及翻译水平的局限等。翻译对等理 学,2007(9). 论的文化转向虽然已逐步渗透到教学中,但是距离迈向翻译 [3]樊茉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教学的更高境界,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外语教学,2009(3). 四、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的意义 [4]毕燕燕.文化翻译观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文艺生活,2009 对于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在翻译教学中的转换的意 (4). 义,我们还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这一文化转向 (5]任晓霏.后殖民语境下对等翻译理论文化转向【J].苏大 不仅扩大了翻译学研究的范畴,将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多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而且使其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 [6]粱晓.翻译等值理论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对.职业鲥 平台。对等翻译理论也从影响翻译的内部因素向影响翻译 空,2008(1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