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与监督机制的建立
作者:何宇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6期
摘要: 本文主要对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一下政府财务监督机制以及它的优点。
关键词: 公益组织;财务特征;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D41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327-02 0引言
当一个国家发展到经济水平相当高的程度,已经对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强烈的追求愿望的时候,就会对公益组织的发展看得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公益组织仍处在发展中状态,也证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是有一定的高的水平了。但是,公益组织的发展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还没有达到公益组织发展得相当高的水平。那么,目前,我国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政府财务的监督机制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优点呢?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述。 1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
1.1 公益组织的财务具有公益产权的特征公益组织财产,顾名思义,是公共组织的财产,并非个人财产。它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聚集和使用的财产。公益组织则是以实现社会公益目标位目的的组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公益组织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单位。②对于财产的收入不可以进行随意的分配和使用,不允许存在剩余收入和利润分红的现象。③不可以通过任何手段将公益组织的财产转化为个人的私有财产。
1.2 公益组织的财产资源具有公益属性公益组织必然有财产聚集的来源,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补助,也被称为财政资金;二是来源于有偿的服务费或者是会费,不过这两项费用是保证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情况下收取的费用;三是来源于社会上的爱心捐赠工程。公益组织的财产资源的公益属性体现为以下四点:
①公益组织的财产形成的资源是需要投入到有用的服务中去的,但是它的任何业务之间的运走都要保证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②为公益组织筹集资金的相关单位、组织或个人都是不图任何报酬的,也不要指望从公益组织中获得任何增值、分红、分配组织资产。③当公益组织的投资者或者说是资源的提供者将资源投入到公益组织后,这份资产就不再属于提供者,提供者没有了这项资源的所有权。④投入到公益组织的财产资源也不归公益组织所有,公益组织对这部分财产和资源仅有管理和受委托管理的权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 公益组织的财务信息不对称性由于公益组织是并不拥有组织的产权的,所以它与委托人的关系仅仅是一种代理与委托的关系。公益组织作为代理人,对公益组织的财产具有行使经营权的权利,所以是具有一定的财务上的责任的。这种责任则是指,代理人不可以随意使用公益组织的财产,必须要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和想法进行财产的使用和经营。而同时,代理人还具有另一方面的责任,那就是要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社会知道了解委托人筹集的这项公益资金的来源及用途,整个操作过程要求是要透明化的。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的特点,公益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具有信息知情权的相对优越性的,社会上对这些资金的流动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而且信息是存在一定的成本的,所以,这就有可能导致委托人一种“理性无知”的状态发生,从而也导致了代理人逆向选择,或者是走上背叛道德的道路。在没有任何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导致对会会公益有损的问题发生。
对于这样的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让委托人近可能的获取更多的财务方面的相关信息,减轻信息的不对称性,也避免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而造成的违背道德的逆向选择,造成对社会发展不利的现象及问题。具体的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强制性要求公开财产信息的方法。让公益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资金直接操作行为减少,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和经营制度,保证任何一笔资金都有来源和使用的登记,不可以由一个工作人员进行全权把握。保证互相监督和管理,保证财产信息的公开化。
1.4 公益组织的财产具有责任机制缺陷的特点由于公益组织的财务责任机制与普通的企事业单位明显不同,不存在个人的利益,也不存在任何的竞争环节,没有激励的工作机制,导致其财务的责任机制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资产缺少保值和增值的机制。由于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是没有占有组织财产的权利的,他们对公益财产要进行经营管理和运行,但这并不是他们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劳动奖励,所以,作为代理人的公益组织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去保证公益财产的保值或增值。②资产缺少成本责任机制。公益组织不同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组织,生产是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益,会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多加考虑,并严格控制;公益组织对于没有任何盈利性质的公益财产来说,也就没有任何的陈本概念,不存在控制成本的观念和措施。然而任何一项资金和任务的运作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即使是公益组织,也会在运作中产生运作成本,如果没有对成本产生相应的成本观念和控制成本的观念,那么,必然造成成本高出想象,影响其他运作过程的现象。所以,需要借助于外部的其他力量。对于这种现象的解决措施,可以利用政府职能,制定相应的财务运作规范,控制公益项目运作的相关成本,并采取业绩评估的方法,督促工作人员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公益资产的有效利用。 2存在于公益组织中的财务问题
2.1 公共财务腐败现象存在所谓公共财务腐败问题是指,某些个别的人利用自己的权利或对信息的掌握情况,而对公共财产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非法利用或获取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响了公共利益和公共财产。解决这种方法的措施是要通过政府的监控和监督来进行有效管理的。公益组织财务被非法占有后就失去了它筹集的意义,不不能发挥其正当的用途,所以,公共财务腐败现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严格处理和控制。
由于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现象也比较严重。所以,不得不考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原因主要是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另一个原因也是政府监管措施不到位的结果。所以,应该不断地对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每个人的个人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利用强烈的政府监管方法和措施来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2.2 财务腐败现象主要表现方式
2.2.1 个人行为主体的腐败这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利益为目的的腐败现象。公益组织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人利益,擅自挪用公款,将公益资金纳入自己的囊中,行贿受贿现象严重。
2.2.2 筹资的目标异化公益组织筹资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上的公益事件,但是如果筹资的目标异化了,只是利用为社会公益事件进行筹资的名头,实际上并非是用来为社会公益事件做贡献而筹集资金,而是为了某些个人利益或者其他的利益,那么就违背了公益组织筹集资金的目的,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益组织的形象。
2.2.3 公益组织的运营目标异化如果保证公益目标没有整体上的变化,非盈利组织是被允许进行一些盈利性质的活动的,但是这种做法是要在资金运营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盈利活动是要控制在一定的小范围之内的。但是现实中是存在挪用公益资金从事大规模的盈利性质活动的现象的,这是严重违背公益组织筹资的运营目标的,应该严格监管并有效控制,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
2.2.4 擅自分配公益组织的盈余公益组织筹集资金的数量是不一定的,有的时候会出现筹集的资金比较多,公共活动却用不了的情况,那么,现实中也存在将公益资金盈余进行私自瓜分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公益组织的创办原则,造成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也会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3政府财务监督在公益事业中的作用
3.1 政府财务监督在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的公益事业中来,他们对公益事业的信息业越来越迫切。但是,在实际上,由于我国公民在自身条件或是能力、学识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强大的分析信息的能力,再加上公益组织对其财务上所披露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不足。在我国法制在这方面建设的滞后情况之下,我国的公益组织并不会因为,其发布的虚假信息而受到临严厉惩罚。这就使得我国公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业发展,收到了巨大的阻力。因此,政府建立一个有高度的权威性、独立性的监督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2 政府财务监督规范公共事业的发展政府的财务监督措施能够保证,社会公益组织中委托代理链正常的运作。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之下,公益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假设:其一就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是平等的,而委托代理的契约也是要在,委托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来签订的;第二就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从而能够让受托人最大限度的得到委托人的信任和肯定。而相对的受托人则必须忠实的履行委托人所委托的职责。不过,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委托代理的双方,都普遍的存在着相对的非均衡性。
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利用财务信息为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是财务信息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准确反映出公益组织实际业绩的财务信息,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由于使用这些财务信息的使用者需求不同,所以同一份财务信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其价值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外,由于社会公益组织委托代理时,在信息的收集上的不对称,所以其所签订的合约在内容上也就并不完善。这就使加强合约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有了存在的理由。 3.3 政府财务监督促进公益信息检验搜寻公益组织的信息,检验公益组织的信息,验证公益组织的价值的过程,就是了解和认识公益组织的过程。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以及掌握的人生经验,以及个人的承受能力,社会公众在收集信息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估量。当社会大众对信息,做出对信息的是非评价的时候,关信息成本已经成为沉没成本、机会成本。通过政府监督有效控制公益信息检验工作。 4总结
公益事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所以首先应该了解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注意公益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并利用政府财务监督的手段规范公益组织的行为,保证我国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江红.谈政府对公益组织的财务监督[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08).
[2]冯韧.探讨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力作——读《公益组织与灾害治理》[J].社团管理研究,2011(09).
[3]高小平.肖轲.中国西部教育发展中公益组织角色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