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课程标准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12.06
页脚内容1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授课时间 课程类型 《计算机应用基础》 《C语言》、《VB程序设计》 先修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FP) 《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无 Z020624007 第5 学期 软件工程 学时 适用专业 拓展能力学习领域 76 学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 5.
二、课程定位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本课程教学是既要侧重软件开发的方法、原理的讲解,又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和开发软件的能力,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根据培养计算机高级理论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梳理岗位任务,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需求,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摒弃传统的从结构设计角度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从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角度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完
页脚内容2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内容,使其符合企业真实的工作程序、技术标准。
以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课程教学遵循“计划、调研、设计、实施、测试、发布与维护”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根据该情境设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最终总结汇报形成成果,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 “工作”为主要学习过程。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成果展示和阶段评审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讲评、实践操作、阶段评审、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将课程考核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四、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能够按照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来设计、开发软件; 2.能够规范地编写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文档; 3.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4.能够使用Rose或Viso等工具软件进行项目辅助设计; 5.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6.能够规范地发布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后期维护计划。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3.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4.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
页脚内容3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5.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 6.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 7.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的系统设计、开发思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5.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教学内容 号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软件的概述 软件工程的概念 1 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 开发模型 可行性研究的定义、任务和研究方法 系统流程图的作用、符2 号及画法 项目开发计划说明书的内容,GANNT图及网络图的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成本估算方法:任务分解技术和代码行技术,并掌握软2.要求学生理解系统流程图的作件的成本/效益分用、符号及画法及项目开发计划说析法,并能根据具明书的内容。 体项目书写项目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软件开发方法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示 4 2.要求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过程、示 生存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相应文档 过程、软件的概念和特点、软件危机的产生与解决的途径。 1.要求学生了解软件生产的发展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及手段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4 教学方法学时 1.要求学生了解软件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了解GANNT图及网络图的画法。 页脚内容4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可行性研究报告。 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和原则 流图(DFD)的画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概法,掌握数据词典念及原则 (DD)建立方法,数据流图(DFD)的3 组成、画法及注意事项 进行加工逻辑的描数据词典(DD)的内述,并能将上述方容及格式,加工逻辑的法应用到实际的软描述工具:结构化语件需求分析中去。 言、判定表和判断树。 总体设计的过程、 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总体设计的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结构1.要求学生了解总体设计的过程、 模块、模块化的概念,化设计方法:事务信息隐藏、抽象的概4 念,模块独立性概念。 并能将上述方法应内聚的类型,耦合的类型。 结构化设计方法:事务设计和变换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5 详细设计的工具 Jackson程序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详细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PFC、N-S图、PAD图、HIPO图、过程设计语言PDL 2.要求学生理解Jackson程序设计方法。 示 1.要求学生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10 用到实际的软件总 体设计中去。 设计和变换设计,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总体设计的原则 2.要求学生理解模块独立性的概念及原则。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示 10 的概念及原则。 并会使用各种工具2.要求学生理解结构化分析方法则。 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分析的原1.要求学生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示 8 页脚内容5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设计的风格,并能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6 原则。 用性、易维护性、程序设计的风格 易移植性的软件。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测试基本原则、测试步骤 用例的设计,并用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法与白盒法。 7 测试用例的设计:逻辑覆盖、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 调试步骤与策略、测试工具。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软件维护的种类、影响维护工作量的因素。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软件维护的特点、维护8 成本。 软件维护的过程。 软件可维护性的度量、提高可维护性和方法。 可维护性的度量、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 逻辑覆盖、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手段进行软件的测试与调试,掌握集成测试的方法与步骤,并用于实际的软件测试中去。 够编写出具有易使1.要求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2.要求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原则。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10 示 教师讲授 1.要求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软件测试的步骤。 要求学生理解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法与白盒法。 2.要求学生理解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法与白盒法 多媒体演示 12 1.要求学生了解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软件维护的种类、影响维护工作量的因素。 教师讲授 多媒体演示 2 2.要求学生理解软件维护的特点、维护成本、软件维护的过程。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在充分运用多媒体
页脚内容6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创设职业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项目教学法
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将实际开发项目由教师作为一个项目任务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进而获得项目成果。通过项目教学法的使用,实现以项目带动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配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通过实际项目分析,设计若干学习情境,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确定任务名称、任务完成时间、任务目标及任务成果,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教学。
3. 分组讨论法
依据项目规模和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在项目实施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展开小组讨论,以解决当前问题和确定下一个工作步骤。
5. 案例教学法
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以项目案例为教材,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
教学资料开发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考证为指导,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2.教材应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
页脚内容7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思想。
3.教材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顺序组织编写教材。
5.教材中涉及的活动设计,应尽可能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在教材中体现。
教学资源使用建议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辅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已,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考核建议
本课为考试课,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30%,结果考核占70%。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5%),出勤(5%),个人作业(10%),团队作业(10%)。结果考核包括期末考试,由计算机系组织。
七、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主编:邓良松,刘海若等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
2.《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主编:Shari Lawrence Pfleeger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页脚内容8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3.《软件工程》,主编:闫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7月。
页脚内容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