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中,往往蕴藏着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犹如一杯清水,每次我“贪婪”的将它吮吸后,她就会在我的身体像注入的新鲜血液一样,不断给我增加神奇的能量。
小时候,那时还在牙牙学语的我就十分喜爱书,不会撕它或把它当玩具一样破坏,而是把她当成了好朋友,每次睡觉前,我都会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听,每次我都听得很入神,那种感觉现在想来真是身在其中而不亦乐乎,你们要问我乐什么?我想我乐的就是童话故事中的所有美好结局,乐的是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乐的是白雪公主的浪漫幸福的婚礼……
书,是我的好朋友!她教会了我善恶,教会了我仁慈,教会了我公正,教会了我奉献。渐渐的,在书的陪伴下我长大了。随着我阅读量的增加,我不再嚷着让妈妈给我读童话书了,不再满足童话这一类型的书了,我开始看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妮日记》、《朝花夕拾》、《呐喊》等中外名著。
我的悦读兴趣越来越浓,连吃饭睡觉都舍不得把书放下,妈妈开玩笑的说到:“我们啃的是馒头,你是在“啃”书吧!”我呵呵一笑,还是依依不舍的先短暂分开一小会儿。每当我与书为伴的时候,一股激动兴奋的劲就涌上心头,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就是那书中的主人公。就这样,我在书的陪伴下“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书呆子”这个词语,对我已不再陌生,它经常会来我这儿“串门”,“读书大王”的称号也不例外,年年都会落在我的头上。
阅读,使得我的心灵变得丰满而又充盈,她是我精神上的粮食,给予了我无限的欢乐与喜悦。“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一个兴趣、爱好,更是一位好老师”。高尔基也曾说过:“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想我应该给自己打开这样的一扇“窗户”
我倡议,年少的我们应该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书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更加地爱惜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可知,书籍对人类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读书更是成为了21世纪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每日必做。而这是我的读书生活:我的读书生活从幼儿园时就开始了。幼儿园时读的是漫画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的知识程度也跟着上升了。打开记忆的宝库,《十万个为什么》摆在最显赫的位置,《少年百科全书》也紧排在它的后面,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都在向我招手,引领我走向前方的光明大道。
到了小学,我就喜爱上了四大名著,《西游记》向我生动的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唐僧的菩萨心肠,猪八戒的贪吃懒惰和沙僧的忠厚老实。《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战场上打生死置之度外的兄弟之情,真的让人叹为观止,《水浒传》中的那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梁山泊,那种豪情深深的把我感染了,《红楼梦》那各种人物形象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如痴如醉.
现在,渐渐长大的我早已把《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书》抛到脑后,我更喜欢历史和小说,历史书更让我吸取古代的教训做到吃堑长智,从而更好的掌握现在.
到了初中,诗词歌赋更令我着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是多么雄壮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那是何等的悲惨凄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那又是多么令人向往。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更激励了我的斗志。
书使我读到更多、懂得更多、认识到更多。从读书中,我又学到了,要想把书读好,靠的是顽强的毅力,执著的热情。这就是我的读书生活。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想我是痴了,痴迷于这书海。
从小看过的书其实不少,有记忆的第一本是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这虽然只是一本漫画书,对我却很重要,它使我有了这辈子的第一个梦想。我梦想将来能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世界的长度,能看遍世间美景。
不过,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很快让我感受到了环球旅行的艰辛。我是个懒人,在看遍世间美景和在家浏览照片之间,我估计只有选择后者了。我还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景,那哪儿够呢?真正的旅行应该在一个地方住下来,体会那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风俗习惯有何特点。住下后才能发现这些,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旅游。有一句话说得好,“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每一本书都是一段新的旅程,书的作者用笔引导我们走上一条旅途,旅途中无论喜悦、悲伤,我都愿意一一品尝。这也是旅行啊!
很喜欢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尤其在冬天,阳光在空气中流转,尘如金芒。空气中的微粒飘动着,心总是无比宁静。喜欢晒太阳的我已然长大,读书也有了自己的风格、方向。最喜欢的是纳兰容若的词。他的词带着婉转、优雅和与生俱来的愁意,淡淡地在心头荡起一层涟漪。这是独属于纳兰的风格。像一幅水墨画,氤氲着漫出墨香,而那愁意也久飘不散。从他的词中,我仿佛看到他身着一袭白衣,独步于官场,白的净透,白的纯洁。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淡雅如莲。那是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集于眉,郁结于心,脱口而出的瞬间自能有惊世的繁华。他其实一辈子都在反抗,反抗加在他身上的命运,只是没有反抗成功罢了。
合上《纳兰词》,总有无限感慨。这样一个如莲如雾的人,只度过了31个春秋便走向终结,不免让人遗憾。一直在思考人生于世的意义,终于明白,人之于这个世界就是意义啊!
现在喜欢在夕阳西下时坐在屋顶上看书。落日的美惊心动魄。云仿佛在天边烧了起来,在天地间翻滚着,那光芒带着烧灼一切的热度洒在周身。时间仿佛都静止了,一片安谧的美好。
我正在逐渐长大,而阅读则一直伴在我身旁,它牵着我的手走过无数困难。母亲领我来到人世,而阅读伴我天天成长。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名话,让我感触很深。书,不仅仅能增添我们的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记得在我幼儿园三年时间里,每一天晚上在睡觉前,爸爸都要拿一本书给我讲故事。每一次,我都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故事的情景当中。有一次,我到邻居姐姐家玩,看到她的书柜里装满了琳琅满目的图书,我心想,这些书必须很好看,里面必须有许多好听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对书产生了很浓的兴趣。我连跑带跳地回了家,吵着让爸爸给我买书。爸爸说:“你还小呢,还不识字,书你还看不懂,等你上学了再买。”爸爸嘴里这么说,但是过了不几天,还是给我买回来了几本看图识字的书,我如获至宝,天天抱着看,就连睡觉时也把它抱在怀里。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我记着爸爸的话。我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盼到了我上一年级,爸爸真的给我买了一些注有拼音的书。有《趣味故事》、《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故事》等。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这样,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个小凳子在阳台上看我的故事书。
记得有一次,我不留意,书掉到发一个小水洼里,我急忙捡起来,一看书被弄湿了,我既心疼又着急,赶紧把书搂进怀里,试图用衣服把它擦干,但是,不管我怎样擦,还是擦不干。我很委曲地对爸爸说。最后还是妈妈用熨斗,把它熨干了。
我爱看书,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书就像一架飞机载我从宽阔的地面飞向高高的蓝天;书就像一们知心朋友,陪我度过一天又一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想问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一个问题,“你们爱看阅读吗?”我听到了很多的喜欢,也感受到了很多的沉默。在我们这一个群体之中,大家其实可以感受到的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的,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和感受就会发现。爱读书的人往往更为沉稳,做事更靠谱,而不爱读书的人,做事较容易浮躁,也容易半途而废。所以阅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修养,更是一次对自我的较量。所以同学们,我想呼吁大家一起跟我爱阅读,共成长!
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每个学期我都给自己做了一个阅读计划,小学三年级之前每个学期读两本书,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等等,三年级之后我开始看一些更需要理解力的著作,比如说曹文轩的《草房子》,四大名著等等。在阅读之中,我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些儿童著作对于我们任何一个阶段的人来说,都是可读的。比如说《十万个为什么》放到我们初中这个阶段来说,也是可读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只有慢慢的学习,才有可能抵达更多的领域,才有可能遇到更为崭新的一片天地。
初中之后,我开始计划每个月读两本书,一个学期下来之后便是八本书。很多同学可能觉得一个学期内不可能看这么多书,我们的学业压力就比较的重了,更不用说花时间去看书了。但是对于我来说,阅读并不是一种花时间的事情,它是我作为休憩的一段时间。当我在学习上感到疲惫的时候,我就会用一段时间去看看书,放松一下自己,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充实。如果大家对阅读不是很感兴趣的话,我想大家也可以采用一下我这个方式试一试,看是否会有一些帮助。
但是阅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而言,无疑是一件有益而无弊的事情。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吝啬你们的目光,请多一点放在书本上吧,书本能够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也能让我们有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