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数以亿计的观众热议春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含着一种积极的期待,期待这个带有浓厚仪式感的节目越来越精彩。人们期待春晚改革将“开门办春晚”进行到底。作为管窥中国文艺水准的重要窗口,最近几年,春晚极大地拓宽了演员遴选的范围,也逐步放松了对节目形态的限制,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跟那些收视与口碑俱佳的地方卫视元旦跨年晚会相比,春晚改革的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事实上,中国并不缺高质量的演艺人才和节目,缺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视野。
春晚的特殊地位和它被赋予的特殊使命,实质上是压在这档节目身上的两座大山。人们期待文化改革的春风能给春晚“减压”。春晚举足轻重的地位无可争辩,但需要强调的是,春晚归根结底只是一台联欢晚会。如果通过改革能让春晚的各环节少一些条条框框,多一些对艺术规律和观众需求的尊重,春晚导演、演员的才华和创造力,势必能更好地激发出来,从而呈现出一台能跟着观众感觉走的春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